一是电商正在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去年,全省电商交易额达到2600亿元,连续三年增长超过40%;今年1-9月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536亿元,增长30%,全年将达到3300亿元,全省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数量达到6200个,比2015年翻了一番。
二是电商正在成为我省创业创新的新平台。近几年,全省电商企业和个体网店呈“井喷式”增长。去年,电商企业达到2872家,同比增长43.8%,形成了开犁、欧亚e购、统泰“一网全城”等一批龙头企业。网店数量仅淘宝网就达12万个,电商直接从业20万人,同比增长66.5%,间接带动就业达86万人,同比增长20%。
三是电商正在成为我省流通变革的新抓手。引导全省4091户限上传统流通企业触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2700户企业融合互联网,开通阿里诚信通和出口通业务。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在15个县(市)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在7个县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全省县域电商服务中心达43个,各类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3000个,电商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推动了农村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
四是电商正在成为我省开拓市场的新渠道。在扩大农产品销售上,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开设了“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目前,农产品销售突破14亿元。全省39个县(市)已与国内知名平台合作,在线销售地方农产品。推动开犁网、颂禾农业等一批省内电商开展农产品和农资销售,实现了“小生产”对接“大市场”。
五是跨境电子商务取得突破性进展。省商务厅积极协调建设电子口岸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跨境邮件实现顺利通关,兴隆综保区已经形成日均10万件的处理能力,继广州、杭州之后,一举成为位居全国第三的跨境电商核心节点城市。上半年,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实现包裹出口41架包机,共1000万票,货值4500万美元。“长满欧”班列累计进出口货物55批次,共716标箱,货值4800万欧元,已形成俄罗斯境内26个城市运货联通、欧洲段六国12个铁路中心站直通。此外,“长珲欧”班列(长春—珲春—德国)计划今年12月底试运行
总的考虑,下一步要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战略。 一是加快电子商务应用。继续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在全省扶持50个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支持一批国家级和100户省级电商龙头示范企业创新发展。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推广应用。依托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交易和服务模式创新。引导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运用信息技术加速转型。开展智慧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示范试点,推广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构建体验式智慧商圈,拓展智能消费新领域。
二是深化电子商务“双进”工程。一方面,大力发展电商进农村。继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农村淘宝和淘宝村镇建设,构建完善的农村双向流通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推进电商运营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屯。推动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社区,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消费功能,在全省推广“互联网+社区服务+流通”模式,年底前要覆盖300个社区。
三是建立健全电商生态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快递物流发展体系,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规范行业监管等。在电商物流方面,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工程建设,开展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构建农产品销售快递网络,着力解决城市“最后一百米”和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在人才建设方面,联合人社、妇联、教育、工信、共青团等多个部门,继续开展社会化普及培训,广泛进行社会发动。启动农村万名“电商小老板”培养工程,实施百名县(市)领导和千名乡镇、村长电商培训计划。配合省委组织部开展 “远程教育助力电商进万村”活动等。
四是继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省商务厅将加大力度,持续推动落实涉及资金、金融、信息、综合服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政策措施,支持吉林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
一是给予1-3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让所有吉林省企业投入很少的资金,即可尝试跨境电商销售模式。
二是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常规信保额度基础上,提升到至少10万美元,为企业提供信用交易额度支持和保障,帮助吉林省企业获得更多贸易订单。
三是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对参展企业的展位费予以支持。
四是每年认定100家省级跨境电商标杆企业。对认定的标杆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在外经贸资金项目申报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境电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支持企业用好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一达通”公司为吉林省企业提供通关、退税、结汇等涵盖外贸全流程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跨境电商线下园区建设,至2018年底,将在全省统筹规划认定10—15个跨境电商线下产业园区。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启动实施“跨境电商万企培训计划”,支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或服务平台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培训活动。
有位网友问:我是在外地工作的吉林省家乡人,近期打算回乡创业,手里刚好有个电子商务项目,请问省里有哪些扶持政策?
Copyright ©2016 吉林省政府门户网站 |吉ICP备05001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