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德惠:龙头集群 开创现代农业竞舞新局面

时间:2019-01-15 19:13 来源: 字体显示:

  “亿元”“万吨”“亿头”“万人”,这些数字正是德惠农业实现产业化突围的新语境和有力佐证。

  2018年,德惠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546亿元,同比增长5%,农产品加工业年加工转化粮食、畜禽产品能力分别达到350万吨、3亿头(只),吸纳就业20万人,辐射全市农户的65%、农业经济总量的60%和农民收入的42%。

  近年来,作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大县,德惠市不断擦亮“中国食品名城”“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两张亮丽名片,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以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广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了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

  “亿元”“万吨”“亿头”成为新符号——

  龙头引领 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豆本豆豆奶、花生牛奶、达利园面包、可比克薯片、好吃点饼干、乐虎饮料、和其正凉茶……这些休闲食品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休闲食品都出自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全国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福建达利集团投资建设,就位于德惠市朱城子镇食品加工产业园内。“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产品都是由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麦粉、鸡蛋、牛奶等原材料需求量非常大,加之德惠拥有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及地处黄金水稻生产区的地理优势,企业将本地采购原材料。2018年又新建了短保面包生产线5条、黑豆奶生产线1条、青豆奶生产线1条。”吉林达利集团相关负责人道出了产业化的强大牵引力。2018年,吉林达利公司产值实现21亿元,税收实现2.1亿元。

  近年来,按照“工业主导、项目领跑、投资拉动、园区承载”的思路,德惠市全力打造大规模、长链条、高科技、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开创了群龙竞舞、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伴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以及德翔、佳龙、吉星、阔源、松江佰顺等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特别是通过扩能改造不断发展壮大,使德惠农业资源优势凸显,牵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又快又稳。

  打造龙头企业集群。围绕肉鸡、肉牛、生猪、玉米深加工、稻米精加工、休闲食品、生物化工、酒业、油脂、蔬菜等重点产业,德惠市通过引进外资、激活民资、启动内资,打造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型经济产业集群,构建了加工多元化、产品系列化、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格局。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5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3户,其中国家级9户、省级21户、市级33户。2011年9月,德惠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工业化思维布局——

  规模化经营 集约化发展

  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

  坚持“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专用、优质、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力建好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生产车间”。

  搞好区域化布局。规划建设了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特种油料、瓜菜、林果等六大种植基地和肉鸡、肉牛、生猪、肉鹅、肉羊、蛋鸡等六大养殖基地,形成了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40亿斤阶段性水平,单产位居全国前列。全市园艺特产品种植面积发展到27.8万亩,其中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建成棚膜蔬菜园区48个。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68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以上,家禽供给量居全国县(市)之首,生猪存栏量居全省第五位。

  强化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质量标准认证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完善了动植物重大疫情和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全市共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培育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4个,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区190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种植面积、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牧业经济总量、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30%、25%和15%。“三品一标”达到155个,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发展规模化经营。目前,德惠市土地流转面积达76490公顷,涉及58886个农户,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38.38%和总户数的28.6%。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新增100户、40户,总数分别达到3900户、600个。同时,积极开展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建活动,2018年长春市级示范社43家、家庭农场35个。规模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坚定不移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绿色品牌”

  增添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松花江开江鱼、布海瓜菜、德菜新西红柿、吉惠牌葡萄……人们对德惠的名优地产品如数家珍。多年来,德惠市注重培育“德惠绿品”区域公共品牌,整合大米、肉鸡、生猪等产品品牌,做大龙头企业现有品牌,打造了德惠小町米、德大系列熟食、达利休闲食品、佳龙系列食品、德翔系列产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布海香瓜等区域特色品牌,享誉省内外。目前,德惠市拥有市级以上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52个,居全省各县(市)首位。德惠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国家工商总局已受理“德惠小町”集体商标注册,“德惠小町”已成为“吉林大米”的代表品牌。品牌战略的实施,拉动了德惠农业产业化发展。

  依托特色主导产业建市场,以市场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全市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14个,年交易额达15亿元。依托主要目标市场,在埠外开设集展示、销售、电商和品牌宣传于一体的品牌农产品展示、展销形象店12个。通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德惠大米已站稳了云、贵、川、闽、浙、沪市场,每年还出口大米2万吨。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已发展到近千家,年交易额达5000多万元。朝阳乡绿色有机水稻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去年在长春市区挂牌成立,与全乡1120户农户签订订单,每户增收4500元。

  企业与农民有机链接——

  四条路径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与市场价相比,玉米高出0.3元/斤,水稻高出0.5元/斤,2017年带动农户4100户,带动农民增收2800万元。”长春佳龙公司董事长李韦澄告诉记者,“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合同型联结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实惠,2018年佳龙公司还为200户农民提供担保贷款2300万元。

  “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合同型联结模式,即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或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合作社根据合同组织种植、养殖,企业指导合作社或农户按照要求建设种养基地,到期按照合同要求收购,农户与企业实现互利共赢。

  “企业+基地+农户”流转聘用型联结模式,即龙头企业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整村流转农民土地,与农民签订种植田间管理承包合同,约定承包劳务费用和目标产量,对超过目标部分,双方按比例分成,保证农户分享增值收益。松江佰顺、三发公司联合成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朝阳乡南岗村签订万亩“德惠小町”订单,打造“万亩绿色水稻产业园”,带动农户5700户,带动农民增收500万元。

  “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户”转移就业型联结模式,即养殖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雇用临时工,带动富余劳动力增收。以德翔集团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长期聘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获取稳定的工资性收入,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

  “土地托管”综合服务型利益联结模式,即对有耕地但缺劳力或技能的农民,实行经营性托管、环节式托管,发展农牧业增收。德惠市惠泽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以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和农业机械化全程服务为切入点,引导农户全托管或半托管土地,通过“五统一分”方式,在不剥夺农民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合作多赢、良性发展,2017年集中托管土地31000亩,综合增产达到7.8%,带动农户增收600万元。

责任编辑:丁晓云[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