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珲春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41亿元,同比增长35%。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珲春市坚持把对外贸易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的结果。
打好“组合拳” 外贸提档升级不停步
珲春市优化了顶层设计,创新方式方法,打出了优平台、建项目、抓政策、畅通道的“组合拳”。这些措施包括不断完善各类开放平台的功能,加快培育各类外贸集聚区,利用综保区政策优势与汽车贸易企业合作,推进海味多食品深加工等项目建设,以及启用铁路互贸点等。
这些措施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也推动了外贸的提档升级。珲春市还借助今年互贸重启的契机,积极开展海产品、原粮等商品互贸落地加工业务,吸引了6户企业入驻加工园区。此外,珲春市还正式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与多家企业合作,完成采购贸易商品展厅装修并启动招商。
在畅通对外通道方面,珲春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他们全面推进“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实行铁路口岸24小时通关工作制,并加快推进对珲春口岸联检楼改扩建和珲春铁路口岸H986查验设施建设。此外,他们还新开通了鲜活海产品高铁快运业务、珲马铁路邮政专列和珲春经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韩国釜山至上海的外贸带内贸同船航线、经俄罗斯斯拉夫扬卡至宁波内贸外运航线等特色专列和航线。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珲春市获得了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铁路口岸集装箱办理站、铁路边民互市贸易点等政策,并启动了冷链仓储加工基地、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等50个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了海产品、功能食品、现代物流等产业多元支撑的新发展格局。
下好“先手棋”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珲春市积极推动外贸产业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珲春市抢抓机遇,先行先试,通过完善培育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启动运营国际邮政互换局、启动建设综合保税区物流分拨中心、东北亚跨境云仓等平台载体,切实拓宽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形成以产品展销为优势的电商生态体系和综合性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体系。
在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内,主播们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为“珲字号”特产代言,工人们则忙着分拣、打包、运输商品,确保第一时间发送到消费者手中。自运营以来,该产业园已培育跨境电商从业主体31家,Ozon平台从业人员65人,主要销售3C电子、小家电等产品,备货货值3300万元。
同时,珲春国际邮件互换局自今年9月启动运营以来,已发出跨境电商商品6.5万余件,单车最高贸易额超100万元。中国邮政珲春市分公司寄递事业部负责人崔珍表示,珲春国际邮件互换局以进出口物流渠道为支持,满足边民、企业、游客国际国内邮递和跨境电商贸易进出口业务需求,推动口岸传统贸易向跨境电商新零售发展。
此外,珲春市还持续完善稳外贸工作机制,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珲春市还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助力企业拓展市场。
珲春市商务局局长王卫涛表示,将进一步聚焦外贸主体,拓市场、扩渠道,深入落实系列优惠政策,精准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企业应出尽出、应展尽展,助力珲春外贸跑出“加速度”。
综上所述,珲春市通过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外贸产业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未来将继续聚焦外贸主体,拓市场、扩渠道,深入落实系列优惠政策,精准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企业应出尽出、应展尽展,助力珲春外贸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