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工作进展

临江市:点燃人才“引擎”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时间:2024-09-03 10:31
  • 来源: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临江市紧紧围绕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部署要求,通过提升招引力度、挖掘乡土人才、搭建发展平台,逐步解决助乡人才总量少、层次低等问题,为高质量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动能”。 

提升招引力度打造聚才引智“强磁场” 

一是畅通“绿色通道”,用好用活人才“编制池”,组织开展“精英惠临”等人才招聘项目8期,引进农经管理、畜牧兽医等乡村振兴人才32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26名,有效缓解基层一线人才紧缺难题。二是招引“驻乡人才”,创新推行“乡聘村用”管理体系,统筹招录70名乡村振兴专干,配合抓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乡村治理各项工作,协助解决“三资”底数不清、邻里矛盾纠纷等生产生活难题103件,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走实走深。三是签订“人才订单”,采用“乡镇(街道)点单、行管部门接单、省属高校派单”的工作模式,与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等5所高校达成合作,“订单式”培养智慧农林、动物医学等专业人员27名,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 

厚植乡土人才深耕人才发展“新沃土” 

一是发挥“头雁实效”,深入挖掘本土人才资源,重点在村书记、种养殖专业户、企业技能人才等领域择优选聘致富带头人48名,通过技术指导、项目招工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二是育强“乡才队伍”,积极构建集“党性培养、技能强化、调研反馈”于一体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聘请农技专家实地开展专题培训7次,培养高素质农民469名,其中77名乡村人才获评初级以上职称,进一步建强乡村振兴“技能人才”队伍。三是选培“红心主播”,整合本土网红、大“V”力量组建44人的“红心主播”队伍,以美食节、桃李节、红博会等活动为契机,同步开展直播助农,帮助销售草莓、木耳、大榛子等农副产品13万余元,助力打响临江市优质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 

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干事创业“大舞台” 

一是突出“高端引领”,紧盯食用菌、硅藻土等本土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兴产赋能”院士专家临江行等活动10余期,柔性引进28名国家、省市级专家学者下农田、进车间,实地指导解决木耳红根、硅藻土资源使用率低等问题32个,助企增产100余万元。二是注重“送技下乡”,整合5名科技、畜牧等领域人才组建“产业技术扶贫专家组”,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2名,采用“1+N”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入田指导和专题授课36次,实现全市28个边境村和脱贫村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全覆盖”。三是推动“返乡创业”,依托人社局打造市级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基地2个,帮助申请创业贴息贷款320余万元,大力引导284名返乡创业人员投身本土农创企业和农创项目,激活就业岗位87个,带动增收50.8万元。 

责任编辑:董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