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主持召开财政预算编制工作专题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我省“十五五”时期阶段性特征、阶段性要求,科学编制2026年财政预算,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编制原则,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攥指成拳、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力提效强化民生、“三保”等重点领域财力保障,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提供财政支撑。
会议听取2025年预算执行情况,逐项研究2026年预算安排情况,部署下步重点工作。
胡玉亭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把握好我省“十五五”时期阶段性特征、阶段性要求,统筹好化债除险清欠、重点产业培育、民生保障等各项重点任务,扎实做好2026年财政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挖潜力、优结构、增效能,提升财政资金配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更好发挥财政支撑作用。
胡玉亭强调,要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格预算约束,将零基预算要求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构建有保有压、重点突出、统筹有力、讲求绩效的预算安排机制。要旗帜鲜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压缩非必要、非刚性开支,切实从预算编制源头把好关口。要以最大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聚焦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重点任务,统筹开源节流,优化收支结构,挖掘增收节支潜力,有效盘活财政性资源资产,确保有充足财力用在紧要处、刀刃上。
胡玉亭指出,要坚持省级统筹,兜牢市级“三保”底线,积极引导地市加强“三保”统筹、落实“三保”责任,护航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要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提高惠民政策标准,强化真金白银投入,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民生效益,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理,推动行业部门强化投入产出意识,提升降本增效能力,自觉在外包服务、集中采购等方面提升支出精准度,严肃查处违规挤占挪用等行为,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真正把“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理念落到实处。(刘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