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董国权在全省新农村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5-12-18 10:58:00 来源:

同志们:
  我们这次培训班是经过请示李国强主任之后举办的。原计划于强副主任到场并作讲话,由于公务繁忙,委托我在这里安排工作。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新时期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安排部署2016年新农村建设项目申报、专项资金管理和其他各项工作,对今后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下面,我讲5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认识

  关于深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认识,我用五句话加以概括:一是地位重要。新农村建设工作包含着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统领“三农”和城乡发展,关系到农村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省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换句话说,补齐农村这个“短板”,关键也在于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好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滞后问题。今后,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必须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建设美丽乡村。二是领导重视。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吉林考察调研时特殊强调了新农村建设,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又提出了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新要求,特别是我省新农村建设10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成立高层次领导组织,安排稳定的专项资金,落实了帮扶责任,在大幅精简会议的前提下,今年省里召开了较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协分别视察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省人大常委会还专门安排了新农村建设询问活动,各市(州)和各县(市、区)也都加大了新农村建设推进力度,可以说,领导重视到位,组织推动到位。三是基础较好。经过10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美丽乡村建设开启了良好开端。到目前,全省已经建设新农村标兵村和先进村1300个左右,建设新农村大的片区58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08个,打造了10万个美丽庭院、30万户干净人家,推进整县栽花美化12个县(市、区),打造文化品牌的村300个,实现了农村道路村村通、新农合大病医疗等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14项基本全覆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点、片、线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统筹推进的大好局面。四是任务艰巨。按照建设美丽吉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省里精心谋划了新农村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要重点建设300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重点村,整体推进3个市(州)、20个县(市、区)新农村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大的片区100个,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县10个,创建美丽乡村300个,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100万个,推进30个县整县美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每年实现1/5县(市)达标,5年实现全省全面达标,再实现15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全覆盖或重点突破。这些指标都是高水平的目标,要求高,标准高,建设任务重,完成的难度也很大,可谓是一个突破性的规划,创新性的规划。五是差距很大。从全省看,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不平衡问题,特别是落后地区、薄弱地区、贫困地区建设的难度很大,成为了难啃的“硬骨头”;从比较看,我省与江苏、浙江、内蒙古、山西、四川、广西等一些省份差距较大,这些地方基本都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全覆盖,而我省农村公路、垃圾处理、秸秆利用等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我省赶超外省面临较大挑战;从投入看,省里专项投入始终没有增长,各地专项投入也是有多有少,个别地方还是空白,难以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组织看,我省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有相当的农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不好。问题就是潜力,差距就是空间,只要我们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积极化解不利因素,有效破解制约的问题,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住大发展的有利机遇,克难攻坚,创新锐进,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开拓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二、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审批工作

  按照省里统一安排,2016年省里继续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建设435个省级新农村重点村。

  (一)明确项目申报特点。与往年比较,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是专项资金提前下达。1124日,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提前下达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引导资金(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指标的通知》(吉乡财指〔20151632号)的文件,将2016年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提前下达到各市、县财政局,待2016年预算年度开始后按程序拨付使用。

  二是专项资金名称重新调整。由过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资金调整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引导资金(新农村建设),并且由前两年临时安排到2016年开始固定下来,这样有利于我省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示范。

  三是项目申报和审批由农业部门单独组织。省财政厅已经决定,从2016年开始省新农村建设项目申报和审批工作,从省到市(州)、县(市、区)财政系统不再参与,全部交由农业部门单独组织完成。

  四是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都可提前完成。从现在开始申报项目,整个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比上年可提前2—3个月,为全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二)明确项目申报要求。2015121日,省农委制定了《吉林省201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吉农综发〔201511号),并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地组织实施。项目申报总体要求:

  1. 补助范围。被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2016年建设的424个省级重点村和2015年新增加的11个省级重点村,共计435个省级重点村。

  2. 申报原则。一是上限控制。对重点村上报的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上限控制,并根据重点村规模大小、建设实际和原有条件基础等情况,适当确定补助额度。二是重点支持。主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环境整治项目。三是相对集中。项目尽量要有一定的规模,避免出现项目过小、过多,投资分散。每个村安排项目1—2,不得超过2个。每个村补助金额41万元左右。四是尊重民意。按照村两委和农民群众意见确定建设项目。五是绩效评价。根据实施规模、实施效果等明确项目建设绩效目标。

  3. 项目种类。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项目。具体补助项目5大类:一是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砖路建设。二是排水沟建设项目。三是休闲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四是村部建设项目。这类项目严格控制。五是农户围墙大门改造项目。

  4. 时间安排。一是申报阶段,20151231日前,市县农业部门根据省下达的专项资金规模,组织所辖的重点村进行项目申报,帮助重点村搞好项目预算、风险评估和前期论证,做好现场检查、实测等工作。2016110日前,市(州)统一汇总后,以电子版的形式,将重点村申报的项目报省。二是复核抽查阶段,2016131日前,省新农村办会同市(州)对市县申报的重点村项目进行现场复核抽查,对存在问题和不合格的提出调整意见。三是项目审批阶段,2016228日前,市县农业部门将申报项目报当地政府审核批准后,行文实施,并报省新农村办备案。

  (三)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在项目申报和审批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项目建设要符合建设规划。各重点村要按照规划建设的要求,提出本年度具体建设项目,要做到先规划再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申报项目要真实并符合总体规划且能够在年内完成建设任务。虽然现在一些重点村还没有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但是在申报项目时,一定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踏查和项目论证,防止出现项目盲目建设或申报后无法实施。

  2. 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和手续。一是村申报项目须经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集体决定;二是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公开公示7天;三是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四是市县农业部门严格审核,协助重点村搞好项目预算、风险评估和前期论证;五是省会同市(州)对申报项目进行复核抽查,提出调整意见;六是市县农业部门将建设项目以正式文件报当地政府,政府分管领导签署意见;七是市县农业部门行项目批复文件实施;八是批复文件及政府分管领导签署意见一并报省新农村办备案。同时,项目申报表封皮、专项资金补助项目表、项目审核表、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汇总表等都要加盖相应的公章;申报表要一式四份,省、市(州)、县(市、区)、村各一份。

  3. 开展项目前期论证和风险评估。要求市县对辖区内重点村申报的项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前期论证和风险评估。论证评估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保障;项目实施进度和工程质量保障;项目竣工后续管理和发挥效益状况;项目实施责任主体和管理机制建立情况;项目实施可能出现风险防控和规避有关问题情况。同时,确定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部位,要实行重点跟踪管理。

  4. 精确做好项目预算。今年申报的项目各地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做好项目预算,避免项目盲目做大,自筹资金配套不到位,造成项目规模缩水;同时也要避免项目预算过小,造成专项资金有结余。今年省里专项补助资金每个村41万左右,加上自有财力,各地一定要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确保项目申报科学、准确、合理。各村配套资金要尽量达到15万元以上。新建的围墙大门,各地可推广砖砌院墙,打好地梁,防止冻裂。水泥柱艺术围栏由于不挡视线,不宜推广。彩钢瓦、水泥板、铁栅栏、铁丝网、绿篱等围栏不准申报。围墙大门要坚持以改造为主,对现有围墙要穿衣带帽、整治整修,充分利用原有墙体,降低单位造价,增加建设规模,同时,建设时要适当考虑绘制文化墙。

  5. 科学保证工作质量和进度。在项目申报时,要做好与当地财政、环保、土地等部门的工作衔接,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和配合,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申报阶段,确保项目一次申报、一次成功。省里复核检查时,要尽量少调整项目。全省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要求做到3个百分之百,即:项目要百分之百开工,到年底之前要百分之百竣工,项目验收之后要百分之百专项资金兑现到位。总体安排,20162月末前完成项目审批,5月末前完成项目招投标,10月末前完成项目建设,11月末前完成项目验收,12月末前完成专项资金兑付。专项资金不准结转下年使用。

  6.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农村民生改善,责任重大。因此,抓好项目申报对于确保全年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至关重要,同时也涉及到专项资金科学使用、科学管理和新农村项目建设平稳运行。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三、切实加强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

  应该说,这些年在省市县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全省新农村专项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尽管如此,但我们决不能放松这项工作。

  (一)充分认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重大责任。一是项目资金使用不了,躺在账上呼呼睡大觉,政府要追责;二是贻误战机,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当年完不成建设任务,容易被追责;三是程序不到位,手续不健全,建设不规范,比如没有履行招投标、预决算、工程验收等手续,也是不小的问题;四是工作指导不到位,出现“打太极”,“出空拳”,不作为,乱作为,也是不允许的;五是基层出现挪用专项资金,违规建设项目,违法违纪问题,可能出现连带责任。这就是新形势、新要求。

  (二)严格规范管理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从新农村情况看,必须加强10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就是刚才讲的村里项目申报履行的相关程序,以及实行的五步工作法等,必须严格执行。

  二是严格履行项目审核审批制度。从申报到审核,从抽查到调整,从报政府审批到省里备案,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三是严格执行项目预决算制度。包括项目建设的风险评估和前期论证。确保项目实施精准科学,挤出水分,不留空间,从项目审批阶段就防范出现风险。每个项目开工之前都要有预算,搞好实地测量,并做好项目可行性评估。同时,项目全面竣工之后及时搞好决算。

  四是严格履行招投标制度。各重点村要按照当地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需要履行招投标手续的,抓紧履行招投标手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招标方式,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招投标时,可邀请当地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参加,加强监督。招投标工作要以村为单位进行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各级新农村办工作人员不准利用职务之便插手、干预或承办招投标工作,更不允许以县为单位将所辖的各重点村项目捆绑打捆统一搞招投标,防止出现因局部因素影响全局进度、年末完不成建设任务,基层干部参与不进来、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干部营私舞弊、不廉洁问题。但是市县必须要加强工作指导,不准出现工作不负责、指导不到位而影响招投标质量和进度。同时,要履行好环评手续、用地手续,以及其他方面的财政评审。

  五是严格履行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对于完工的项目,要及时组织有关领导、部门、专家和村民代表进行项目验收,评价项目质量和规模,审查资金使用情况,做出验收评价意见。

  六是严格执行资金兑付报账制度。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在乡镇财政所(分局)实行报账制,严格防止白条入账。

  七是严格履行跟踪检查制度。根据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意见,省级专项资金和项目监管必须做到100%到位,不能有任何的纰漏和打折扣的地方。每年要搞好3次检查:年初,对申报项目要与重点村进行现场对接和实地检查,对申报项目提出合理调整意见。年中,要深入到项目建设现场检查,督查项目进度,跟踪项目手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年末,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进度,查看质量,查阅账目,总结工作。市(州)和县(市、区)要切实履行好本辖区内专项资金管理职责,要检查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

  八是严格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各地要对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相关材料包括:申报材料、绩效评价表、评价报告、佐证材料、相关会议记录、工程项目材料和相关账目等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档案。档案要有专人管理保存,不能丢失,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九是严格执行项目后续管理制度。各地在加强项目建设监管的同时,要着力建立项目工程日常维护、安全管理、保障运营的长效机制。并要落实到责任人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对于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要积极组织搞好资产移交工作,履行好相关手续。

  十是严格执行绩效管理制度。按照省财政的要求,从2012年开始,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到省财政预算管理的重点项目,明确各级农业部门为项目的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为财政资金监管部门,各重点村为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并确定县(市)农业部门与财政部门负责重点村的项目绩效管理,省农委与省财政厅负责县(市)的绩效管理,各地要严格按照绩效管理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各尽其责,各负其职,切实做好绩效目标制定和绩效管理工作。

  准备的绩效材料有:目录、绩效报告、整体绩效目标申报表、项目验收及绩效评价表、省财政拨款指标文、本级新农村建设统计表、重点村项目建设绩效情况统计表、重点村生态环境情况说明、农民满意度调查表、重点村项目申报书、补助项目账目和票据,以及中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形成材料,以村为单位将资料装订成册。同时,各地要将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汇报材料、领导讲话、制度文件、建设规划、工作方案、检查评比、调查报告等,作为绩效评价佐证材料一并装订。

  今年全省的绩效检查工作开展的比较早,127日,省农委就做出了部署,2016112日,省政府绩效办就要来省农委进行检查,同步省审计厅要对1.8亿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为此,全省各地要抓紧做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验收和绩效管理等各项准备工作。总的步骤是:11月末前重点村搞好自查,128日前县(市、区)自行验收,1216日前市(州) 搞好全面验收,并形成综合报告报省,12月末前省里进行抽查。我们要按照这一工作节奏,抓紧组织,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三)经常开展项目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今后,省里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村项目建设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和纠正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利用资金、项目管理权,贪污、受贿,谋取私利;项目申报弄虚作假,套取和骗取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违反政府采购及招投标管理规定;资金拨付不足额、不及时,滞留、延压项目资金;未按规定时间启动项目、未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地点和其他等违规违纪问题。

  (四)切实抓好未完成项目建设工作。今年初,省财政和省农委联合开展的涉农资金大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全省2014年以前有31个项目没有完成建设任务,通过各地努力,在7月末之前,就完成了29个项目建设,并搞好资金兑付。这一成果来之不易,有些地方克服了重重矛盾和困难。2015年全省重点村共建设606个项目,到目前粗略统计,大体有10个左右项目没有开工,主要是规划调整、土地征用、履行招投标手续等方面原因。还有10个左右项目不能完工,主要是项目调整、地势不利、招标流标等原因。年末前,有个别地方资金兑付可能还面临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一是对没有开工、完工和资金兑付的,省里进行约谈;二是给予必要的通报;三是上报出现问题原因的说明书;四是要求没有开工、没有完工的,必须在20167月底前全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和资金兑付工作。

  (五)严明工作纪律和有关规定。在专项资金使用上,要专款专用,及时拨付,不准截留、挪用和串项、串村使用专项资金,更不准将专项资金用于发放工作经费、职工福利等;在项目建设上,既要及时开工,又要严格履行程序,既要注重工程进度,更要注重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因工程质量不达标而承担责任问题;在建设主体上,要坚持以农民和村两委为主,乡镇和有关部门积极提供支持和帮扶,但不准插手干预工程和项目建设。再次强调:各级新农村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介绍、插手、干预或统一组织工程项目建设;不准索要或收取重点村、工程承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各种钱物;不准出现不履行工作职责、程序和对上虚报、瞒报等问题,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里报告。这是硬性规定,省里和地方的同志都要严格遵守,加强自律。

  四、全力做好2016年新农村建设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新农村建设重在打基础,具体要实施好10大工程,为后4年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实施新一轮重点村建设工程。依托省里专项投入,着力推进435个重点村建设。重点村要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开展改住房、改围墙大门、改排水、改厕所、改圈舍、改储粮仓,建校舍、建村部、建卫生所、建文体场所、建农民科技夜校、建垃圾处理场,推进美化、绿化、亮化。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推进新一轮重点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各地结合建设农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文化休闲区、旅游观光区、公共服务区等,进行深度规划、精细规划和科学规划,重点村规划现在就要启动,20166月份前完成,规划组织和费用由县(市、区)和重点村自行安排。

  (二)实施新农村建设完善提升工程。从2016年开始,全省有计划对2006年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示范村、重点村进行改造、完善和提升,明年完善提升500个村,其中包括今年评定的108个美丽乡村,明年申报创建的150个美丽乡村,同时,每个县(市、区)再选择3-5个村进行重点提升。提升内容:一是建立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长效维护机制;二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日常保洁机制;三是完善农村绿化美化建设;四是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包括完善文化广场、建立宣传栏、丰富墙体文化、挖掘历史名人、保护古井古树等历史古迹、建立村史馆等;五是完善村级“一站式”大厅服务功能,主要是增加农村电子商务、快递、便民服务等;六是推动新农村与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七是积极推动农村连锁超市建设。完善提升资金由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投入为重点,乡村和农民投入为主体。按照上述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明确完善提升的行政村以及建设内容、资金保障等。

  (三)实施片区和整体推进工程。从2016年开始,全省每年打造高标准新农村建设大的片区20个,每个片区5个行政村以上,每个市(州)打造2—3个,到2020年全省打造100个。片区建设要做到十统一,即:统一规划,分头施工;统一预留植树台,集中绿化美化;统一建设道路、排水沟,实现道路硬化、排水渠系化;统一改造围墙大门,实行庭院综合整治;统一改厨改厕,推广清洁能源和卫生厕所;统一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建设美丽乡村;统一打造文化品牌,注入文化元素;统一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丰富建设内容;统一整合投入,实行片区责任包保;统一建立设施维护和环境卫生保洁,建立村规民约。同时,选择领导重视、基础较好、投入较大的5-8个县(市、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行整县整市(州)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实施美丽乡村创建工程。2016年全省计划创建美丽乡村150个,按照清洁卫生庭院美、窗明几净室内美、植树栽花景色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和谐村庄美等“五美”的要求打造5万户美丽庭院,按照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的“五净”要求打造20万户干净人家。同时,各地要依托独有地理优势、特色旅游资源及人文历史传承,着力打造一批美丽精品乡镇、美丽乡村学校、美丽休闲健身广场、美丽休闲农业村庄、花海基地等,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省农委和省妇联要联合推动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活动。

  (五)实施整县美化推进工程。各地要因地制宜,适地植绿,突出地方特色,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栽植树木、栽花种草,公路两侧植树栽花,建立小庭园、小果园、小花园,营造各具特色的立体网络化的绿色居住环境,展现田园风光,体现郊野自然,最终达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自然景观效果。在2015年选择磐石市、通化县、梅河口市、集安市、辉南县、伊通县、长春市绿园区、四平市铁西区和铁东区、通化市东昌区等12个县(市、区)整体美化的基础上,2016年全省将推进整县美化24个县(市、区),计划新增长春地区德惠市、九台区,吉林地区永吉县、丰满区,辽源地区东丰县,通化地区柳河县,白山地区临江市,松原地区扶余市和宁江区,白城地区镇赉县,延边地区珲春市和安图县等12个县(市、区)为整县美化推进。2016年全省计划美化行政村2000个,自然屯7000个,打造花海旅游基地30个,美化农村公路10000公里。

  (六)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一是各地要积极开展街路两侧丰富多样、积极向上的墙体彩绘,充分发挥民智民力,组织村中的“文化能人”,将农村民族团结、道德规范、设施农业、生态环保、村规民约、和谐社会等主要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展现“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面貌;二是进一步完善街路等公共建筑物的立牌命名,建立村史馆等;三是加大对古村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对古树、古井、古迹等历史遗产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和发扬,充分体现各美其美、各具特色。2016年全省继续开展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活动,计划打造300个文化品牌村,绘制农村文化墙10万延长米。

  (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省各地要不断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春秋两季农村垃圾专项整治活动,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深入实施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清洁工程,2016年省里将按月调度各地农村环境整治情况,重点推进全省1/5县(市、区)实现农村环境总体达标。同时,各地要继续推进村规民约制定和完善工作,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八)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工程。各地要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实现全覆盖或重点突破的目标要求,2016年,省里将推进农村公路屯屯通、农村安全饮水、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整体推进村级组织“一站式”服务群众平台、建设农村文化小广场、行政村科普视频终端机、行政村健身器材配套、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庭院综合整治、农村绿化美化村屯、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农村环境整治整镇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农户安全储粮科学储粮等15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明确建设规模、投资计划和建设目标,搞好调查摸底,及时跟踪调度,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九)实施合力共建帮扶工程。2016年省市县三级要落实好435个重点村帮扶工作责任,保证每个重点村有1名领导、1个部门单位、1户企业的“三对一”帮扶。要全面落实帮扶资金、帮扶项目,指导编制村庄规划,搞好产业开发,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民主管理,增强引领带动能力。

  (十)实施新一轮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2016年全省将完成培训任务2000名,其中村干部1200名,合作社带头人800名。对全省15个贫困县、1500个贫困村,每村至少培训1名村干部或1名职业农民,实现对贫困村培训的全覆盖。在搞好培训的基础上,结合2016年村“两委”班子换届,进一步总结和推广能人治村、项目支书带动新农村建设典型,进一步创新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和建设模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五、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水平

  我省新农村建设已经转入全面攻坚期,无论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还是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以及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同步建设、全面发展,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把新农村建设摆到建设美丽吉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高度,精心谋划,科学推进。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工作队伍,增加工作经费,完善办公条件,振奋精神,主动占位,当好参谋,强化指导。要积极增加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确保随财力增长不断加大投入,抓好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调动农民投入积极性。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和推广新农村建设新机制、新模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积极组织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和各类座谈会,加强工作研究,树立推广典型,不断增强工作动力。要不断强化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素质,展示成果。要积极推动各项学习和考察活动,省内要相互交流学习,省外要不断开拓视野,丰富思路,完善提高。要积极争取人大、政协视察调研,提高重视程度。要加强评比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帮超氛围,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2015年1210日下午)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