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长春加速零碳建设

2025-05-13来源:

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查看各环节生产耗能情况。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厂区内铺设的光伏设备。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零碳建设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举措。全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转型、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发力,为零碳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与支撑。在此大背景下,长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绿色发展,抢抓“双碳”机遇,全力推进零碳建设,一幅美丽吉林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能源绿色

让生产从源头实现无碳

作为“汽车城”,长春市拥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在绿色发展的产业革命浪潮中,长春市以政策为导向,积极推动实体制造业转型升级,朝着能源绿色化方向大步迈进。

走进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奥迪一汽新能源),建筑楼顶、停车遮阳棚上铺满太阳能光伏板,路灯杆上悬挂风能收集器。宽阔的水系绿地、员工植树林、蜂箱鸟窝等都在讲述着这家企业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的建设理念。

依据我省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奥迪一汽新能源在厂区内铺设超过32万平方米的光伏设施,预计年发电量超过3500万度。同时,采用绿色电力及生物质供热,减少碳排放,实现100%绿色能源,成为奥迪在我国首家投产即实现“碳中和”的生产基地。

这不仅是一座现代化、数字化、高效化的工厂,更是一座标杆“绿色工厂”。

“为保证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顺利建设投产,我们在项目前中后采取驻厂式服务,会同绿色低碳领域专家团队,开展‘零碳工厂’调研帮扶,为企业输送政策、答疑解惑,不断推动地区绿色降碳工作走深走实。”长春市生态环境局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张孝生说,目前全区有4家单位正在进行零碳、近零碳园区工厂的创建工作。

从机械加工到自动化生产,绿色能源、零碳理念融入工业企业发展。长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在今年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2024年长春市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增长74%,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长春市正在逐“绿”前行。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省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从补贴、税收优惠到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等多方面举措,助力长春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科技赋能

让技术助力不断降低能耗

“涂装车间目前实际能源消耗低于计划数值,可以继续保持。”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工厂服务部工作人员手里拿着手机,正在通过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查看各生产流程中能源消耗情况。

这座工厂,年产可达到19万辆整车,每辆车按照0.5吨碳排放计算,每年碳排放将达到10万吨。如此庞大的碳排放数字,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如何成为降碳“妙招”?

我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为一汽红旗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创新动力。该工厂的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将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计划能耗、预测能耗和实际能耗通过大数据精准计算后全部进行量化。一旦实际能耗超过计划能耗,系统便会发出预警,工作人员可以准确找到发生预警的环节或者某一区域,进行精准调节和改善,确保能源按计划消耗。

从车间内照明用电,到生产中大型能源消耗设备,平台都可以实时、全面掌握能源消耗情况,并随时随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整。该工厂在能源消耗最大的涂装车间,使用自适应节能控制装置,消除能源浪费。

厂区从设备提效、管理提升、数智化应用及清洁电力应用等方面识别节能降碳措施22项,2024年单车碳排量较2023年下降32%。预计到2028年,工厂碳排放在外购绿电核碳汇抵消后将为“零”。

据悉,像奥迪一汽新能源这样的“新”企业,在成立之初便将降碳科技融入其中,而像一汽红旗这样的“老”企业,也在从设备、管理等方面不断更新理念和技术,加入降碳大军。在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长春企业认识到科技赋能在降碳中的关键作用,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共享无碳

让“无废”理念落地开花

在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的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正在从这座工业强镇辐射铺开。一座刚刚落成的大楼是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一个主体工程,完工后这栋建筑将成为园区的核心枢纽,内部集合了碳足迹碳认证碳交易中心、二手商品检测中心、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网络大数据服务平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研发实验室等多个重要功能区。

该项目正在与省生态环境厅共同合作筹建吉林省碳普惠平台,将园区打造成国内首家碳认证和碳交易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使碳交易品类多样化。目前,已签约8家上市公司,将在垃圾提取废塑料回收再利用项目、退役风机回收利用项目、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我省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为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了解,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将谋划筹建阿里云AI智算中心,引入废旧物资循环再制造上下游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串联入园企业,做到企业间业务联动、信息共享。

产业园规划建设了集报废汽车、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等12种再生资源利用的全产业链条。在共计3期的工程全部完工投产后,产业园可实现借助大数据平台,对长春地区废旧物资从收集、转运、深加工、再生利用、交易等所有环节信息产业链进行闭环管理,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品碳足迹进行全程溯源,精准计算废旧物资收、储、运及深加工在不同环节中的碳排放数据。

长春循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知恩介绍,产业园区建设不仅能推动长春市废旧物资“大循环”,构建完整、高效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还将打造“定点、定时、定车”源头回收新模式。采用具有统一标识的封闭厢式货车进行回收,目前全市回收点位已发展至500余个,基本实现市区范围内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全覆盖,推动“无废”理念落地开花。

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起点上,长春市紧紧围绕吉林省零碳建设政策要求,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上求突破,在攻克绿色低碳科技上下功夫,在制定绿色低碳政策上出实招,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发展贡献更多“长春经验”。(刘姗姗)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