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纪实
2021-11-05

江北净水厂改扩建项目。

河北中仁集团松原基地(吉林三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高塔复合肥项目。

依托加工企业实现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图为嘉吉生化有限公司。

松原市以得天独厚的石化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为依托,全面打造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图为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一角。

长岭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

近年来,宁江区雅达虹工业集中区不断抓好抓牢特色产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助推驻区企业发展。

松原市科学谋划推进查干湖生态小镇建设,小镇各项功能不断完备,部分区域预计今年年底投入运营。图为查干湖生态小镇客厅。

吉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

广东长青集团松原市长青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10月31日,松原市宁江区“三早”项目传来捷报,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中仁高塔复合肥颗粒正式凝成,这也标志着河北中仁集团松原基地(吉林三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高塔复合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三早”项目当年开花结果,离不开松原市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及营商环境改善工作的孜孜以求。11月的松原,冷风已开始刮脸,但寒冷的天气并未阻挡住项目建设前行的步伐,也未阻碍招商引资团队奔走在南来北往的路上,更未曾削减一分全市上下对打造“过关”的营商环境的热情……
一直以来,松原市都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核心之举,牢固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理念,抢抓“十四五”高水平改革开放发展机遇,全力以赴、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的动能。
创新招商方法
不断提升招商水平
这是一串让人欣喜的数字:截至9月末,松原市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0个,新洽谈项目117个,新谋划储备项目105个。各县(市、区)、开发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共外出招商378次、视频招商70次。省签约项目系统显示1-9月份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4.21亿元,直接利用外资3359万美元。
“肩负使命走出去,满怀诚意请进来”。诚意最动人心,嘉吉生化、百奥生物、睿圣科技、奥谷生物、盼盼食品……多年来,松原人的热情和服务,让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战略投资者纷至沓来,他们在松原投资创业,在松原发展壮大。他们的成功,也让更多的企业看到了松原人的诚意和服务,纷纷来到松原投资兴业。
为更好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让更多的大企业到松原建厂发展,松原市积极探索招商模式,创新招商方法,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叠加的有利时机,依托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打造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带、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构建“五个合作”多元化体系等国省战略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加强招商引资,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强化开放意识,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菜单”、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绩效考核的“第一指标”,不断提升招商水平和层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力量。
松原市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对标“十四五”规划纲要,本着提升传统、主攻优势、突出新兴、转型优先的原则,不断强化产业招商工作,提升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速形成产业集群。以全市产业基础能力再提升为目标,系统谋划、优先引进油气开采及化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生物化工、新能源、生态旅游等产业项目,助推形成5个百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以全市优势产业赋能扩量为目标,深度谋划、重点引进化肥制造、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建筑材料、通用航空等产业项目,助推打造5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以构建松原特色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为目标,着力引进现代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医药、新材料、通用航空、循环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助推构建6个十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引进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的优质项目。
进一步强化带动,实现市县两级并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每年必保上下半年各至少组织一次外出集中推动项目活动,基层领导主动出击,积极响应。各县市区、开发区主要领导每月至少一次外出招商,每个县市区、开发区副处级以上领导每周必有人在外招商。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走出去招商378次。
进一步强化统筹,实现招商引资与项目管理并联。搭建全市招商引资集成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两级招商部门与各级发改委、统计局、经济运行中心等部门联动。依托发改委项目管理平台中各项国省政策,围绕“十四五”规划“5+5+N”产业体系,实现招商与谋划项目并联,明确招商引资主攻方向;依托统计系统,找准全市产业空白,有的放矢;与经济运行中心并联,充分利用赛马机制,增强县市区、开发区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强化创新,实现线上招商与线下招商并联。2020年起,为对冲疫情影响,全市积极开展网络招商,通过开展网络推介、视频招商、屏对屏对接、不见面签约,确保招商力度不减。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累计开展视频招商活动70次,开展了1次网上直播招商推介会,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5万,交流信息超过千条。
进一步强化协同,实现招商引资与人才工作并联。松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牵头建立的“北上广深”松原域外人才工作站,在拓展招商渠道、获取招商信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人才工作站已吸纳优秀松原籍域外人才超过4000人,提供有效项目信息近300条,落地项目15个。通过松原市委组织部招博引硕工作,引进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才,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进一步强化服务,实现招商引资与职能部门并联。加强与审批部门并联,建立“招批管”协同机制,优化、精简审批流程,实现招商引资与项目推动并联;加强与管理部门并联,优化营商环境,建立“25个宁静工作日”等机制,让最优的营商环境成为松原市最响亮的招商名片;加强银企对接,实现招商引资与金融服务并联,加强全市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开企业融资渠道,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建立起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与招商项目对接合作的通道,以项目为中心,通过金融服务达到“引资”的目的。
紧盯项目建设
推进项目早日投产
天气虽冷,在乾安拓北拓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依旧在工地忙着施工。“主车间已经具备设备安装条件,成套设备、筒仓加工设备正在安装,春节之前我们将把所有的设备以及电控系统、锅炉系统全部安装完成,剩余的道路、涂料、怕冻的工程都放在年后来做。预计到明年5月前,就能生产了。”乾安拓北拓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这一年加工36万吨饲料的项目由乾安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年销售收入大约是11.7亿元,利润4500万元,为当地产生税收大约1100万元,并为当地提供100人左右的就业机会。饲料加工项目完成后,有助于推动当地饲料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项目区相关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项目进展得这么顺利,离不开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为项目考虑的非常多,也非常细,让我们很感动。”乾安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说。
紧盯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这是松原市与企业共同的目标。一直以来,“以项目论英雄”的理念就在松原上下形成了牢固的共识并被一以贯之地坚定执行。坚持“五化”统领、“五图”作战、“五措”并举,松原市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提质提效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他们制定了《全市项目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和《项目建设五化手册》,实行“赛马机制”,建立微信工作群,工作并联推进,全省率先推行项目管理影像化机制,在召开的全省“两确保一率先”大会上,松原市项目建设“云”踏查工作得到了省领导高度评价。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8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位居前列。
2021年,松原全市计划完成投资322亿元,同比增长10%,计划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40个。1月至9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同比增长18.3%;计划到10月、11月和12月分别增长25%、23%和15%,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42个,开复工率101%,比去年全年多27个,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松原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到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中。落实“五抓”。抓紧谋划,紧紧围绕“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和“5+5+N”产业体系,强化项目谋划调度指导,夯实项目储备。2021年,全市谋划储备5000万元以上项目298个,完成年计划99.3%,总投资1193亿元,已开工建设106个,落地转化率36%。全市新基建“761”项目共计571个,总投资1504亿元,其中已纳入省库的项目272个,总投资437亿元。抓牢前期,采用“宽进严出,关口后移”的审批模式,对春季集中开工项目采取编制“作战图”“横道图”等方式,高效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抓紧开工,紧扣年度项目建设计划盘子,强化领导包保,跟进秘书服务,实施要素并联,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抓实争资,紧扣国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国省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国省资金方面,今年上半年共有28个项目获得国省资金支持3.2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98亿元,省级资金2700万元;在专项债券方面,组织向上申报债券项目72个,其中通过国省审核项目23个,债券资金需求22亿元。全市累计发行专项债券项目23个,发行额度38.69亿元,其中扶余市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是今年6月初新获批发行的债券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获得债券资金支持8000万元。抓好保障,启动项目中心与招商中心并联工作机制,实现从项目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入库纳统直至投产达效各节点行业部门无缝对接,并联推进,力争实现“三心”(项目中心、招商中心、营商中心)合署。
良好的规划,务实的措施,有效的保障,让松原市的项目建设快车从容前行,坚定向前。
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一直是松原市推动项目建设的态度。“新一年我们一方面着手全面调度梳理2022年计划开复工项目及春季集中开工项目情况调度工作,加强与各地沟通对接,采取调度通报、督导推进等方式,推动全市开复工项目数量、质量、投资额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另一方面,我们将组织各项目审批部门全力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为明年项目建设特别是春季集中开工活动打好提前量。”未雨绸缪,先行一步,松原市相关负责同志语气坚定地介绍了接下来要集中精力抓好的工作。
提升服务水平
打造“过关”的营商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气候”,企业就是“候鸟”,哪里环境好,企业就向哪里聚集、要素就向哪里流动、人才就向哪里汇集、产业就在哪里配套。深知这一道理的松原市在营商环境建设上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如今,松原市政务大厅进驻事项实现“应进必进”,企业群众办事“一次办完”“一站到底”。依托市、县8个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和乡镇82个公共服务站建设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实现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全市全面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编纂了《惠企政策集要》,落实减费降税政策,五年来减免税费110亿元。成立水电气暖联动机制工作小组,推行市政服务事项联合踏查、并联报装审批,全面落实河长制,水清、岸绿、景美、灯亮、自然的城市环境已基本成型。创新开展“直播带岗”就业服务,仅前郭县就业服务中心“董科长说就业”账号关注人数就达1.5万余人,直播场次达到2000余场,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1400余人。
畅通便利的开放环境越来越好,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三位,累计发放消费券1723.87万元,拉动销售额1.6亿元,综合杠杆率达到1:9.9。
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已经形成,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及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减轻企业司法成本,全市法院商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3.77%。
另外,在服务项目建设方面,全市着力构建“1+3+5”工作体系,成立11个助企服务团对重点项目全程领办、代办、帮办,推行容缺制、承诺制,实行项目建设要素并联审批,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89个工作日缩减至50个工作日内。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举措,吉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建设项目在申报当天就取得了建筑施工许可证。启动项目中心与招商中心并联工作机制,实现项目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入库纳统直至投产达效并联推进。实行“清单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模板化”运行、“手册化”操作、“机制化”落实,今年新增113个春季集中开工项目为全省最多,3月25日完成所有项目审批为全省最快,并在6月初实现所有项目“入统清零”。
“政府非常关心我们企业发展,派专人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这里,能够享受到贴心的服务。”“政府的贴心举动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也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宣传推介松原,开展以商招商,让更多企业家来到松原投资兴业。”……企业对松原的口碑最能证明一切,这种信任和评价也成了松原做优营商环境的最强动力。
为更好地打造“过了关”的营商环境,松原市印发了《松原市“六最三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六最三化”即打造审批最便捷、投资最舒心、发展最长效、监管最智慧、创业最安心、服务最贴心的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建立了“6+2”工作模式(即成立了由各副市长任专班班长的6个工作专班,和纪委监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任组长的2个工作组),确定了全市营商环境建设“1+5+6+3”工作打法(即“一个提升”,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建立“五级联动”(市、县、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经办人机制、按照“六最”标准、实现“三化”目标的具体工作思路),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常务副市长亲自抓、营商环境办全调度、纪委监委抓落实,市县同步推、部门打配合、全社会参与的营商环境建设“大格局”。
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举报电话,对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通报曝光,追责问责。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督办、年考评”督查机制,构建“营商环境监督员+营商环境办公室+纪委监委”三级营商环境问题联合查处体系,2020年共立案查处各级干部13人次,其中开除党籍1人、开除公职撤职处分5人、留党察看3人、警告2人。
重点加快“信用松原”建设进程。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是信用体系建设进程的直观体现。2017年,松原在全国261个地级市排名倒数第一,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20年7月松原排在全国第47名。广泛归集信用信息,全面推行政务诚信承诺制度,坚持“刀刃向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现政府机构失信案件全部清零。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形成“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在全省率先组建“松原市信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搭建以“信”获“贷”桥梁。目前,平台注册企业比例及通过平台实现的“信易贷”规模占GDP比例均高于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
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直接推动了松原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0年私营企业数增加36.66%,助推全市GDP回归全省第三;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0743户,同比增长43.19%,其中个体工商户新增17266户,同比增长52.65%;截至今年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位居全省第2位。
加快新能源发展
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按照中石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的总体部署,吉林油田‘十四五’规划实施60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发电190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500万吨,今年计划实施70万千瓦。通过超前谋划、超常规组织,目前,7.1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经具备开工条件。下一步,我们将集中优势力量,全力加快各个项目落地,为建设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和松原新能源发展示范区贡献石油力量。”在不久前举行的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全面建设启动仪式暨松原市新能源发电项目全面开工活动举行仪式上,吉林油田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公司7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推进情况。
据悉,为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新能源业务发展的相关要求,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耗的大户,吉林油田公司高度重视新能源业务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为实现地热能高效开发,吉林油田公司设置了资源评价、储层改造和工艺配套三项科研攻关项目,并以乾安大情字花9站报废井储层地热利用、长春伊52站报废井单井井筒取热、新木地面队浅层地热供暖三项先导试验项目为依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在地热能开发的技术上有所突破。此外,辖区内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年等效发电小时数1500小时以上,风能年有效发电小时数3000小时以上。吉林油田公司已建成红岗采油厂1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2018年5月投产至今,累计发电约6400万千瓦时,累计创效2496万元。
“十四五”期间,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建设20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53亿千瓦时。吉林油田公司高度重视新能源业务发展,为松原市加快新能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年初以来,松原市抢抓“双碳”机遇,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力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建设。据悉,在不久前举行的松原市新能源发电项目全面开工活动上,松原市集中开工的鲁固直流100万千瓦风电外送、吉林油田70万千瓦风光发电、大唐集团10万千瓦风电3个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总装机规模达180万千瓦,是全市新能源产业的标志性、引领性项目。
“十四五”期间,松原市将合理布局新能源发展项目、促进资源转化利用,推动吉林油田多元化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型,加快
产业项目建设、畅通外送通道、解决电力消纳,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当好全省标杆,积极发展装备制造,实现产业集聚。全市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1512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规模12万千瓦。到2025年,风电装备制造业、光伏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产业链,制氢、储能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为了达成目标,松原市完成“一区四园”规划布局,坚持一手抓绿电交易平台建设、一手抓项目入区入园,吉化碳纤维、中硼碳化硼晶体等13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总投资176亿元、新增用电量73亿度。
抓输出保障,强化电网配套。长岭500千伏变电站、乾安220千伏变电站扩容工程进展顺利,明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新建乾安500千伏变电站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抓延链补链,力促产业集群。投资15亿元的长润龙凤湖风电+制氢项目今年底投产,投资6亿元的黎明气体制氢项目即将落地,融入共建“长松白氢能走廊”。正在建设投资10亿元的阳光电源光伏发电+电池储能项目,实现储能项目零的突破。积极推进投资400亿元的中车集团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中车宁江和乾安两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已开工。
下一步,松原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绿色能源示范区,为建设生态强省、实现“两确保一率先”贡献力量。
枝繁巢暖凤来栖,千帆竞发势如虹。从“规划图”到“效果图”,从“效果图”到“施工图”,从“施工图”再到“竣工图”,松原市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厚积薄发,已然迎来春色满园的盛世景观。(张红玉 王欣欣/文 王学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