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工作进展

​四平市奋力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3-11-10 10:35
  • 来源:

多年来,四平市步履坚定、牢记嘱托、深耕细作,使扶残助残项目全面开花,“平等、参与、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扶残助残的新风尚正在四平大地蔚然成风。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回应残疾人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就业服务,为梦想插上翅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四平市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促进服务,积极开展就业援助。相继组织实施了网络创业专项行动、支持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创业跟踪服务、落实按比例就业审核“跨省通办”工作,持续推进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困难残疾人产业扶持等系列措施,进一步拓宽残疾人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了公益岗位就业服务管理、促进盲人按摩行业稳岗就业等。

目前,全市12家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比例就业共计353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实现新增残疾人城镇就业1406人,农村残疾人就业1356人;为了让残疾人就业基地再上新台阶,四平市积极培育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基地、培育发展辅助性就业机构、支持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建设。

四平市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部署,持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积极自办及参加省残联组织的各类残疾人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班,截至今年6月30日,相继有4436名残疾人参加培训。各县(市)区投入资金近600万元,相继实施残疾人产业扶持3667人,进一步推进农村残疾人产业扶持力度,为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打下基础。

多措并举,提升康复服务水平

四平市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扎实精准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依托各级各类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开发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以中韩妇女儿童医院、吉奥脑病医院等医疗单位为龙头,以社区康复室为基础的全市残疾人康复网络。截至目前,已为全市33006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建档立卡脱贫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到100%,并为7292名有需求残疾人适配轮椅、儿童轮椅、坐便椅、拐杖、助听器等辅助器具。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康复器材进乡村项目”,为全市204个村建立村级康复室,配置康复器材600余件。截至目前,已为7810名农村低收入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四平市以“应救尽救”为原则,积极开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新模式,出台了《四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为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认定了四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中韩妇女儿童医院、四平市儿童福利院、阳光天使幼儿园为残疾儿童定点救助机构,形成了社会、福利、医疗、残联机构一体化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网络。已为听力、肢体、智力、孤独症残障儿童开展康复训练375人次,康复效果显著。

温暖护航,共享美好生活

四平市不断健全防止残疾人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向好,最低生活保障面实现全覆盖。将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强信息交换和数据比对,认真做好补贴对象的新增与退出管理,落实了“跨省通办”制度,使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更全面。

2021年至今,通过认真摸排走访,一户一案科学制定改造规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无障碍改造工作。四平市通过公开招标、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广泛引导现有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扩展服务范围等方式,积极培育发展各类托养服务机构,取得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董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