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要闻·动态

​四平市多举措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时间:2023-11-15 09:01
  • 来源:

今年,四平市出台《四平市养老(孤残儿童)护理员奖励制度实施方案》,加快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人才茁壮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让养老服务人才有了更大干事舞台、更广发展空间。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近年来,四平市将发展养老服务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利用3-5年时间将四平市打造成为东北地区养老事业典范城市。”并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围绕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织密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权益保障“三张网”,构建“银发经济”生态和产业体系,实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N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企业参与,吸纳全市医疗保健、餐饮服务、老年教育等优质资源进入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向深层次、宽领域、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拓展。

现如今,全市72所养老机构中有67所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医生定期上门为入住老年人开展医疗服务;积极推广“仁大医养”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有5所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老人在院即可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康复服务,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看病难、护理难问题。

全过程链条式打造人才高地

为了实现老有所依的目标,四平市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四平市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专业人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在岗位上学技术、比技能、强本领,用青春温暖守护夕阳红。

为加快推进四平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老年人照护水平,今年上半年,四平市举办2023年全市养老护理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班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线上、线下同频授课,全市共有300余名养老护理人员报名参加。

为更好地让护理人员得到真知识、学到真本领,民政部门邀请的授课老师是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一线专业人才,他们以理论+实操+演练的培训形式,针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素养、日常照护、工具使用、进食障碍照护、急救技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增收入促成长  出实招拴心留人

对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平市一方面通过培训,加大力度提升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促进养老服务上水平,上档次,逐步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出台政策,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养老队伍中。

一份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能让更多年轻有活力的专业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四平市出台《四平市养老(孤残儿童)护理员奖励制度实施方案》,其中在奖励中明确指出,从今年1月起,对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三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进入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专职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护理员,给予一次性入职奖励。对脱贫人口、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留守妇女及其他困难群体到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专职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护理员,每人给予3000元入职奖励。同时,对在同一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专职并连续从事护理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护理员,给予岗位补贴。

另外,对获得养老(孤残儿童)护理员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分别给予500元、8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已领取技能等级补贴或岗位技能提升补贴人员不再重复发放技能等级奖励补贴。对学徒工和实行岗位聘任制的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奖励补贴标准和所需资金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和筹措。

打破养老服务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让人才有稳定岗位、有事业舞台、有上升通道。四平市将持续提升人气、聚集人才、凝聚人心,绘就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责任编辑:董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