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我省上半年服务业发展亮点解读

2025-07-27 07:04:02来源:

2025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发展动能充沛、亮点纷呈。随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科技创新赋能显著、旅游消费持续火爆,一个覆盖广、活力强、韧性足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3.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一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

可观的增幅,既勾勒出我省上半年服务业发展的速度,也彰显着吉林规上服务业承压前行的韧性、活力与潜力。

量质齐升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夏日艳阳里,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卡口车如流水:一批解放重型卡车排队等候过卡出区。随着车上张贴的二维码信息被扫描比对,只需几秒钟,智能卡口就能自动抬杆,卡车顺利出区。它们将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通过陆运发往俄罗斯。

“一码出关”,让解放车更快“驶”入国际市场。这一场景,正是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工农业生产活动有序进行的服务行业。它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在支撑和壮大实体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回望上半年,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增量大、增速高、质量好的特点。

从具体数据看,上半年我省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7%,高于全国水平23.4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2%,高于全国水平2.5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歌猛进,得益于经营主体的勤勉奋斗、创新经营,也有赖于政策加速落地。

2024年6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支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展科技研发、物流配送、信贷融资、结算服务、采购营销等服务;对中小微企业R&D投入增量给予适当补助,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家工作室等。

今年上半年,政策加速落实带来的效应逐步显现。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机遇由“春”至“夏”,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比一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6.6个百分点。其中,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比一季度提高4.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

科技赋能 提升服务业态“含新量”

如今的吉林,服务业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也是促进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一组数据,更直观地显示吉林服务业向新而行的澎湃之势。

今年上半年,全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比一季度分别提高2.8个和1.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聚焦高技术领域的服务业态,正与吉林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互为支撑、相辅相成——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吉林一号”卫星密集勘测全省耕地信息,为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数据服务,并带动链条上的零部件制造、遥感数据应用等行业近250家企业共同发展;

长春富维东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成“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每名工人平均每天节约工作时长3.39个小时,库存占有率降低70%以上,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白城电化学储能技术研发基地,重点开展铅碳电池开发研究,解决规模化制备和过程放大等产业化瓶颈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动新兴服务业成长壮大;科技含量提升,大步推动传统服务业焕新。

今年上半年,我省产出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新型OLED显示关键材料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专家组验收;肉牛产业化发展重大科技专项——“吉林省优势肉牛种群的建立与利用”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这些成果转化过程中,将开拓更多高技术领域的服务业态。

与此同时,全省网络零售额增势强劲,直播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智慧物流”优化效率,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更为便捷;智慧医疗让偏远地区共享优质服务……新质生产力加速赋能,让服务业迈向转型升级之路,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创造着新的价值增量。

文旅融合 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服务业的根基是人,服务业的活力来自旺盛的“人气”。整个上半年,吉林可谓“人气”十足。

国内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8.5%,旅游花费上涨22.5%;俄罗斯游客数量同比激增412%,5月、6月持续环比增长……2025年上半年,吉林文旅市场交出的成绩单“热辣滚烫”。

“深度游”带来更多增量。银联商务大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接待的国内游客中,32.1%来自省外,超三成游客选择过夜深度游,过夜游客量达7556.9万人次。全省有11家景区接待游客人次超百万,5A、4A级景区整体接待量增长5.2%,旅游民宿、博物馆、乡村旅游均迎来大幅增长。

跨境旅游火爆“出圈”。上半年全省入境游客同比增长41.1%,其中俄罗斯游客增长最为抢眼。得益于中俄电子证章互认、团队互免等便利政策,全省接待俄罗斯旅游团队3811个,跨境旅游通道越走越宽。

看演出成游吉林“必选项”。上半年,全省已审批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20场次,超过去年全年总量。二手玫瑰新春联欢会、李宗盛巡回演唱会等8场演出吸引近20万观众,票房收入达8031万元。

旅游产业热力四射,会展经济也迎来高光时刻,为全省服务业再添新活力。

6月13日,为期4天的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圆满闭幕。本届展会规模与影响力实现跨越式突破,整体展览面积达8.6万平方米,吸引850家企业参展。展会期间长春市签约光电信息产业项目78个,投资金额229.3亿元。展会人才引进专区吸引1.26万人次现场求职。

从文旅到会展的繁盛场景,直观反映在了统计数据上。上半年,全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文旅、会展经济引流入吉,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蓄势而为,动能澎湃。吉林省服务业正以创新开放姿态,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随着新一轮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吉林经济振兴之路的“服务引擎”必将更加强劲有力。(华泰来)

[ 纠错 ]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