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之内办事方便 大厅之外来往舒心
——白山市政务大厅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白山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最彻底的“放管服”和最高效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打造服务无差别,办事不求人的良好政务环境,企业和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坚持“内外”同步,真心为民,把“内置、外设”的双标准服务设施作为便民服务的出发点
抓住“外”的精髓,在交通便利、设施齐全上下功夫。白山市政务大厅座落在白山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集行政审批、效能监察、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会议中心等政务和便民服务为一体,拥有外设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智能停车场共计409个便民车位,附近有4条途经公交线路,距离500米内拥有银行、酒店、医院、学校、商场、饭店、大型综合超市等各种生活服务设施,交通便利、配套齐全,方便群众出行办事。
把握“内”的格局,在便捷高效、舒适有序上下功夫。为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营造更加舒适有序的办事环境,除在大厅中部设置迂回式扶梯外,还在大厅两侧设有可直达地下停车场及各楼层,方便“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通行的专用直梯。大厅内还设置了导服区、窗口受理区、后台审批区、自助服务区、儿童区、应急服务区等12个功能区,并设有领办代办窗口、绿色通道、免费复印中心和EMS免费邮寄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预约、错时、帮办代办等服务。
坚持“软硬”兼修,热心为民,把“硬设施 ”建设和“软服务”质量作为便民服务的着力点
提升“硬”的质量,在安全稳定、规避风险上下功夫。为确保办事群众进出停车“零碰撞”,外设停车场采用减震、防滑的凹凸砖材质;地下停车场安装了路口指示灯、转向凹凸镜;智能停车场利用全智能停车设备,自动将车辆搬运至空车位,有效减少停取车时间,方便办事群众停车出入,降低高峰期停车隐患,保证群众出入安全。大厅内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设置40个便民终端机,供群众查阅各部门信息、实事热点新闻等内容,对广播、无线排队、LED显示屏等系统进行完善升级,最大限度为办事群众提供各方面便利。
营造“软”的氛围,在真情热心、细致入微下功夫。始终遵循“一声叮咛、一句问候、一点真心、一个微笑”的“四个一”真情热心服务准则。服务体验方面,重新调整咨询导办台,为群众提供集导办、咨询、投诉、查询为一体的零距离、全流程服务,并且由工作人员针对特殊人群提供领办代办陪同服务。服务设施方面,设置了填单台、手机“加油站”、便民服务箱、休息等候椅、饮水机、便民雨伞、服务指南、报刊架、病残专用轮椅和母婴休息服务区等,便民服务箱中包含了老花镜、应急药品、印泥、中性笔等物品。
坚持“点面”结合,倾心为民,把减少办理时限和实现“最多跑一次”作为便民服务的落脚点
加大“点”的成效,在创新模式、强化措施上下功夫。一是开展“局长体验办、局长为您办”活动。每月让驻厅部门局长变身办事群众或窗口工作人员,亲身体验办事流程、服务质量和为群众办事过程。二是推行不动产登记“立等可取”。在手续齐全情况下,不动产抵押权登记、首次、变更、转移登记等95%的业务,2小时内即可取证。三是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构建“无纸化、无介质、零见面”的“互联网+商事登记”新模式,提交材料减少85%以上。四是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改革传统审批方式,实施流程再造,企业开办环节由7个减少为3个,开办时间由11天压缩至2天,办理时间压缩82%以上,极大提高了市场准入效率。
拓宽“面”的规模,在提高认识、总结经验上下功夫。截至目前,大厅入驻部门47个,进驻事项941项,占比80%;进驻“综窗”事项比例86%,网上可办比例93%,“最多跑一次”比例95%,100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一是推出《白山市自然人生命周期服务事项手册》和《白山市企业生命周期服务事项手册》,覆盖群众和企业全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让群众和企业快速了解办事所需。二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好”套餐梳理工作。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核心,针对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高频办事事项,推进“一件事”套餐办理服务,探索构建“整合一类事”“办成一件事”的政务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公安多警种业务“一站式”办理。统筹整合交警、户政、边防、出入境、治安、网安、经文保7个警种业务进驻政务大厅,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充分依托“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办、预约办、咨询办,所有办理事项实现“一口进、一口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