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工作动态

辉南县:碧水生金 特色水产养殖翻起“致富浪”

  • 时间:2025-10-21 13:25
  • 来源:

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近年来,辉南县凭借独特的“生态保险箱”优势,深耕“水”资源,构建了“专班+乡镇+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辉发城镇积极响应辉南县委“特色水产养殖提质”的决策部署,以“恢复吉林东珠、打造文化+水产产业”为发展目标,扎实推进河蚌育珠项目。截至目前,辉发城镇太平沟水库的珍珠蚌养殖项目已投放8000只优质三角帆蚌苗。从幼蚌培育到插核育珠,全程采用科学控温和精细化管理,清澈的河水正孕育着丰厚的财富。

位于样子哨镇邵家店村的冷水渔乡生态专业合作社,拥有12个标准化鱼池,养殖面积达6000平方米。该合作社采用“跑道式”养殖模式,柳根鱼、三文鱼、鲟鱼、马苏大马哈鱼等鱼类在冷泉激流中锻炼出“一身肌肉”。凭借高密度、零药残、全循环的养殖优势,鱼肉紧实,口感更佳,全年较传统养殖模式增收120万元。

样子哨镇澳洲龙虾养殖繁育项目,每年培育虾苗70万只,实现产值40万元,为10余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4万余元。

辉南镇吉渔稻渔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龙虾繁育基地,作为吉林省首个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科学解决了小龙虾在东北地区养殖的行业瓶颈。该基地虾苗年产值可达700万元,成虾年产值150万元。

楼街朝鲜族乡龙光村家庭农场,作为“辉南大米”的核心产区,大力发展稻渔、稻蟹综合种养1000亩。蟹和鱼的排泄物被水稻吸收,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大幅提升了稻米品质和品牌竞争力。

好水养好鱼,好业富农家。2025年辉南县水产养殖总面积已达到3.7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预计为3487吨,总产值已达到1.98亿元,其中,一产9763.4万元,二产4460万元,三产5665万元。从“水里产”到“链上造”,从“单一养殖”到“三产融合”,辉南县水产养殖之路不断升级。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这片水域将产出更多优质水产品,也必将成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蓝色增长极”。

责任编辑:李佳慧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