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敦化市积极探索高寒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新模式

时间:2018-07-19 09:34 来源: 字体显示:

  敦化市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长白山腹地,幅员面积1195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756米,年降水量620毫米,年平均积温21500C,无霜期120天左右,典型的高寒山区气候。全市辖16个乡镇,耕地总面积252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87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3.5万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1%,是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近年来,敦化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把此项工作作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积极探索高寒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全市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5万亩。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主管市长为组长,农机、农业、财政和各乡镇主管领导为成员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出台了《敦化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方案》,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与各部门乡镇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农机部门设立办公室,统筹调度日常工作,适时召开调度会,跟踪问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每年6月中下旬,组成由农机、财政和乡镇参加的全市保护性耕作检查验收小组。对全市保护性耕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检查结果在全市通报,有力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是深入宣传发动。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新技术,最初,农民难以接受,认为背离了传统耕作方式,害怕秸秆多易发生虫害,覆盖物多影响地温,地不干净不好耕种。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就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开设专栏,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原理和优点,帮助农民算成本账、算效益账、算生态账。同时,利用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走进直播间等活动,为农民当场解答技术、解读政策、问题咨询。我们还制作了保护性耕作专题片,进行宣传,扩大影响。为普及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加强科技推广。把技术服务作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选拔市乡两级科技骨干,成立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专家组,负责跟踪、指导、服务。农机推广部门每年举办培训班,在全市各乡镇村屯巡回讲课,年培训农民达15000人次;在电视开设百姓讲堂栏目,讲解保护性耕作知识;大力开展试验示范。在全市各乡镇建立示范田,开办田间学校,适时召集农民观摩讲解,通过对比试验,展现技术效果。超前谋划,每年秋季农机部门提早与保护性耕作实施单位签订作业合同,明确作业机具、技术路线、作业面积、补贴资金等条款,保障保护性耕作标准化、规范化。与各乡镇农机站签订技术责任书,落实推广任务,实行技术责任倒追制度。春秋两季举办全市机械化作业现场会,组织广大农民、种田大户、合作组织及村干部参加,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好处。

  四是强化政策拉动。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的应用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积极引导农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并实行敞开补贴,到目前,敦化市免耕播种机达到630台,深松机120台。扎实落实省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补助项目,对免耕播种、机械化深松符合标准的地块给予补助,3年来,共落实补助资金862万元,落实补助面积34.5万亩。加强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3年来,我市积极向上争取,共建成农机装备主体24家,总投资8700万元,建设机具库2.4万平方米,购置机具595台套,农机装备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全覆盖。在主体建设中,把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为基本配置,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经营主体倾斜,全力满足主体建设所需装备,弥补了全程机械化 “短板 ”。

  五是鼓励协会引领。把农机协会组织作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载体,通过敦化市全程机械化农机作业协会,将所有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整合全市最先进的农机装备资源,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确定合理收费标准、探讨解决保护性耕作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完善适用于本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推进区域内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规范化、标准化。在农机化信息网上公开发布信息,为广大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租赁经营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实现了农业机械的“大兵团”作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创新信息渠道,建立了协会会员微信群、QQ群,发通知,报农情,通有无,解疑惑,发挥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作用。

  六是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加强对农机装备经营主体带头人培养,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组织经营主体带头人到四平农机生产厂家参观保护性耕作机具,到公主岭、榆树学习农机装备主体先进经验,到南京、双辽等地学习保护性耕作知识,经营主体带头人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各经营主体共整合耕地面积7.8万亩,黑石黄花松村实现整村入社。依托主体,广泛开展保护性耕作推广示范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实行农机服务代理制,不仅有效地加快了推广速度,而且又吸引越来越多农户参与到该项农机作业服务中来。

  通过三年来的推广,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东部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全市保护性耕作基本实现全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土地蓄水能力普遍增强,土壤有机质逐步增加,焚烧秸秆现象明显改善。今年“拉尼娜”现象导致的春旱,对全市春耕生产没有造成严重影响,实现了春耕生产保全苗。同时,由于敦化市耕地多为丘陵地带,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一定程度增强了土壤吸水能力,在强降雨过程,可有效延迟洪峰汇集时间。在汛期预防洪涝灾害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保护性耕作的普及应用,有效的保护了我市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节本增效、节能环保三个统筹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个兼顾,促进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绿水青山”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丁晓云[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