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禾韵:引领产业结构调整
时间:2018-07-31 13:29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位于通化县光华镇的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是一家集蓝莓科研、生物育种、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公司。2006年,公司被省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获得吉林省名牌产品称号。自公司成立以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蓝莓种植,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2007年,在通化县光华镇同心村将村民土地通过转包方式流转到村委会,村委会再积极协调土地,将土地集中连片,与公司入股联营;公司在连片的土地实施蓝莓标准化种植,每亩土地付租金400元,共发展蓝莓种植基地2000亩。2014年,随着全国扶贫攻坚工程的启动,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将同心村的贫困户土地通过入股经营方式流转土地1000亩。截至目前,公司标准化有机蓝莓种植基地面积3000亩,形成良种繁育能力每年400万株,为企业加工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原料基地。
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火车头动力效应,通过整合土地采取多轮驱动发展生产,发挥带动效应。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方式,即农户用自家土地入股,然后承包管护入股土地,达产前挣管护工资,达产后工资+红利。农户达产前每亩工资收入1500元,仅工资一项就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1000元以上,达产后红利收入在2140元左右,工资+红利每亩收入3600元左右。
公司+村委会+贫困户的联营方式,这种联营方式主要是针对当地贫困户设计的一种联营方式,当地贫困户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老弱病残占到80%以上,二是土地零散不好规划,针对这两个特点,具体联营方式是村委会代表贫困户用集中连片的土地入股公司,土地占股份的14.3%;达产前贫困户每亩分红利500元,达产后贫困户正常年景每亩分红利2140元左右。为确保贫困户的收益,达产后设定每亩1000元的保底红利,实现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2016年,公司帮扶通化县、辉南县5个贫困村种植蓝莓,实现了企业精准扶贫。
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公司所种植的蓝莓每亩在达产后可为农户增收3100元,共可增加收入930万元。每亩蓝莓1年的收入相当于传统农作物20年的收入。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872万元,利润904万元。
公司基地所在地光华镇是通化市哈泥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水源保护区内发展高效生态的蓝莓种植业,一是农民增收显著,带动就业900人,仅工资一项人均年增收7700元;二是有效化解了水源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三是哈泥河水源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化肥减排100吨、农药减排2.6吨、畜禽粪便减排3000吨、每年秸秆还田6000m3,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2-3%增到10%。
在我国蓝莓行业当中,公司目前的科技和产业化水平领先于全国,在吉林省位居首位。公司借助我省“十三五”规划“通化市10万蓝莓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契机,制订了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即“建设长白山有机蓝莓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中国蓝莓高端市场领导品牌。该项目总投资5.3亿元,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5亿元,高端市场份额占到全国市场的30%以上。项目共分三个部分,一是科研基地建设。公司与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签定了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蓝莓基地;二是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在水源保护区建设1万亩标准化有机蓝莓种植基地;三是建设2万吨冷链和收储加工基地。统一收购通化和白山两地蓝莓,打造通化禾韵蓝莓品牌,实现精作产业链和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