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江源区深入推进“一谷一城”建设工作纪实

时间:2019-12-19 10:06 来源: 字体显示:

  ——大阳岔镇后葫芦村雪菊基地种植规模达到了200亩,长白山雪菊茶从扶贫产品变成了“网红”;

  ——石人镇榆木桥子周边4个村联合投资500万元建设沙棘深加工项目,沙棘种植面积要在两年内达到3000亩,才能满足沙棘油深加工原材料需求;

  ——区商务局围绕绿色食品、旅游康养、矿泉水、医药等产业谋划包装一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干饭盆生态健康产业园、东北野生山核桃全产业链开发利用等一批包装项目达到建议书标准。

  12月5日,在江源区政府召开的“一谷一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10个镇街及23个相关部门就《关于全面加快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晒出一年来“一谷一城”建设成绩单,为2020年“一谷一城”建设谋篇布局。

  2019年,江源“一谷一城”建设步履坚实。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强化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以“一谷一城”建设为总领,围绕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大健康、大生态、大旅游、大服务、大文化等特色转型产业,强力推进“一谷一城”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工作成效。

  思维放宽,让小浆果成就大产业。全区成功打造荣斌沙棘、榆木桥子草莓、立新浆果等特色种植标准化基地26个,特色作物种植面积3.6万亩,打造有机食品9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食品28个。林源春系列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承天顺纯粮白酒获评省级五A级产品,信诺牧业与韩国合作选育“森林牛”;长白山珍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开发即食山野菜系列产品。

  江源区泓泰山野菜、城润沙棘、绿佳源软枣子猕猴桃等5个基地被市政府列入“一谷一城”绿色种植示范基地;千亩猕猴桃、千亩沙棘、千亩中药材等六大产业园区基本建成,长白山特色小浆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入省级园区序列。市级以上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1户,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276个,特色农产品种类达到7大类15个品种,总产量超过310万公斤。

  全区以“三河两线一水源”为重点,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2.4万亩,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6万亩,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下降52%、63%,超额完成“双减半”任务。

  视野放大,让文化软实力彰显发展硬功夫。江源区深度挖掘域内特色旅游资源,规划实施了东潮绿色旅游生态小镇、丽欣花海生态农业观光园、湾沟黑松百卉园等特色旅游项目。成功举办“长白山之冬”冰雪旅游节、第十一届白山·江源松花石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

  大力培育休闲游、农家乐、观赏游等新兴旅游业,推出城际小火车、满族风情城、松花石小镇等一批短期休闲游、周末假日游等文旅产品,积极推广以承天顺窖酒、松花石、长白山山珍特产为代表的特色商品。

  用心撰写“满族”文章,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历史、民族特色的文旅产业项目。八里坡文化园成功申报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圣达农业被评为“全省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并被列为白山市和湖州市合作现代化农业示范产业园区;丽欣花海进入第一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源区被中国旅游媒体联盟、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发展交流中心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名区”“中国最佳红色文化体验旅游名区”。

  谷城联动,让老三样嬗变为新五样。以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为重点,引进建设了人参皂苷Rg3系列制药、富德麦饭石山泉水、修元寒武奥陶200万吨饮用天然泉水、乾一浓50万吨富锶矿泉水等重大产业项目。

  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林源春生态科技、长白山珍、承天顺酒业等大健康食品饮品开发力度,创建了一批特色知名品牌。林源春被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承天顺酒业通过扩建成为东北最大酒窖。

  电子商务集群效应初现,建设完成了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和电商实习孵化基地,引导推动石木文化、林源优品孵化项目上线运营。具有生态资源优势的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实现融合发展,由单一的电商零售向品牌打造、精深加工、彩印包装、物流快递等全链条发展推进。全区电子商务企业达173家,36个特色产品实现上线销售,域内50余家规模电商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进一步扩充了农特产品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大阳岔镇大阳岔村、松树镇振兴村、城墙街道七岔村3个村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村。全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5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1.8亿元。

  面向2020年,江源区委区政府深度聚焦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全力做好六篇文章,打好组合拳,强力推进“一谷一城”建设,为江源绿色转型点燃强劲有力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做好“绿色有机”文章,让生态发展的产业底色更靓。持续推进“退粮进特”战略,大力实施产业兴村强镇行动,支持引导镇村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加快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绿色有机品牌化建设,培育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新格局。

  依托域内刺五加、山芹菜等20余种山野菜资源,着力打造长白山山野菜特色产业示范园区;依托猕猴桃、蓝莓、沙棘等为代表的小浆果特色资源,在省级长白山特色小浆果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国家级示范园区。发挥域内森林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推动农林牧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努力将江源的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

  做好“资源加工”文章,让资源优势升级成品牌优势。坚持绿色有机与品牌创建同步推进,重点引导和扶持林源春、裕达、长白山珍等龙头企业和泓泰、巾帼丰等潜力企业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综合开发和精深加工进程,持续扩大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品牌,抢占市场份额。加快推进人参精加工、矿泉水、保健食品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打造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链条企业组团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

  做好“特色旅游”文章,让“绿水青山”激活全域旅游发展动力。充分挖掘域内历史、民俗、生态、红色等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培育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依托建设长白山满族文化风情城目标,加大满族特色和松花石(砚)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建设佟佳江步行街,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夜经济”。依托石人血泪山的红色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圣达农业、东潮旅游、红石采摘等特色旅游加快发展,构建“以红带绿”旅游综合体。

  探索实施政企合作等模式,加快推进干饭盆、李家店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进程,全面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结合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游。依托域内八里坡、黑松百卉园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大农家乐、民俗民宿等开发力度,着力打造春踏青、夏观花、秋赏枫、冬戏雪的特色乡村游。

  围绕建设“白山后花园”和“长白山驿站”目标,积极推进佟佳江慢行系统和5个文化公园建设,融入白山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采取多种方式,创新办好松花石旅游节、长白山满族文化风情节,启动承办汽车拉力赛,将更多游客吸引到江源来。

  做好“数字信息”文章,让“互联网+生态”形成发展新动能。打造“互联网+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升级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引导域内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将更多的农特产品纳入线上销售,进一步扩充农特产品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一张网”建设步伐,确保做到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做好“项目支撑”文章,让项目建设推动转型发展提档加速。坚持把引进绿色转型项目作为实施“一谷一城”战略的有力支撑,加大特色产业推介和知名企业招引力度,着力吸引一批战略投资者参与到特色农业种植、优势资源开发、旅游景点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等绿色产业项目中来,为“一谷一城”建设提供动力保障;加大与中财国龄、山西来福、海达华集团、中电建集团等对接力度,全力推进500吨花青素、10万吨老陈醋、东北野山核桃全产业链开发、江源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建设实施。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吸引战略投资企业的有力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只跑一次”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和审批流程,加快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进一步提升代办、协办水平和效能,为企业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做好“生态修复”文章,让生态环境成为美好生活最坚实的支撑。坚持把强化生态修复、改善农村环境作为保障绿色发展的有力举措,大力实施污染防治工程,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围绕打造美丽乡村目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精品村庄创建等系列工程项目,为加快推进“一谷一城”建设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豪情壮志踏上新征程,砥砺奋进书写新辉煌。

  “一谷一城”建设,江源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丁晓云[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