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珲春:精耕农业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2-10-31 10:42 来源: 字体显示: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珲春市以项目抓产业、以产业促振兴,推动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让“振兴”之苗破土生根、茁壮成长。

  打造特色品牌

  壮大农业产业

  珲春市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优化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着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精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品牌,促进农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全市现有14个绿色食品和5个有机食品品牌、3个地理标识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8个、省名牌产品3个、“长白山人参”“黑木耳”品牌授权加工企业4家。特产总产值6.07亿元,人参综合产值超2.5亿元,食用菌产业产值超1亿元。果树面积发展超1200公顷,产值超0.8亿元。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2200公顷,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面积达276.7公顷。人参、当归、芍药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4600公顷,黑果花楸种植面积达180公顷,完成红松果林嫁接140多公顷,绿色稻米、寒富苹果、中药材、食用菌、人参等品牌农业效益凸显,棚膜经济、林下经济、水域养殖等农特产业不断壮大。软枣猕猴桃、黑果花楸种植,冷水鱼、延边黄牛、森林猪养殖等一大批产业项目相继在各村扎根,“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布局初步形成。长白山人参、珲春大米、寒富苹果等品牌农业效益凸显。板石镇孟岭村、马川子乡河南村、敬信镇防川村申报并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三家子满族乡立新村、古城村荣获州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建设农业产业园

  延伸产业链条

  珲春市以推进“农业+”为契机,促进“农业+”互联网、旅游、文化、康养、餐饮、娱乐、加工和流通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建设新产业新业态,使三产融合成为拉动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打造全产业链条。目前,已创建3个市级产业园、水产品产业园和大米产业园2个州级产业园,以及1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省级产业园。

  珲春市以大麻哈水产种质资源场项目和密江北太平洋溯源性大麻哈鱼扩繁增殖放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为重点,积极建设水产品产业园。密江北太平洋溯源性大麻哈鱼扩繁增殖放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集扩繁增殖放流、冷水鱼养殖和休闲度假于一体,总投资8000万元,已到位资金1900万元,预计今年完成大麻哈鱼孵化车间和洄游通道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育种创新能力,还将促进和带动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电子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