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香满园 “萄”醉一夏——扶余市“采摘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丰”景
时间:2025-08-05 09:50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沃土之上,振兴潮涌;扶余乡野,气象万千。广袤的黑土地上,日光温室大棚连片成排,棚膜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宛如田野间的银色画卷。近年来,扶余市大力发展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田园体验于一体的“采摘经济”,让游客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激活乡村产业活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似琉璃,赛玛瑙,葡萄园里风光好。炎炎夏日,热浪灼人,位于扶余市三井子镇万宝村的万宝采摘园家庭种植农场却自成清凉天地。藤蔓间,串串葡萄如紫玛瑙、绿翡翠般垂挂,勾勒出“葡园秘境”的田园画卷,在阳光轻抚下泛着晶莹光泽,清甜果香随风飘散,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共赴盛夏甜蜜之约。
葡萄架下,采摘园种植户高春灵正在园内来回穿梭,细心检查每一串葡萄的生长情况。“今年葡萄的长势,比我们预期的要好。”高春灵望着硕果累累的葡萄架,眼角眉梢尽是藏不住的笑意。她轻轻摘下一串饱满的蓝钻,指尖还沾着葡萄叶的清香,“你看这果粒,颗颗紧实饱满,皮薄果脆,糖分都快‘溢’出来了。”高春灵说,园内采用“有机肥料打底、精细化田间管理”种植模式,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我们坚持不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就是为了让游客吃得安心、吃得健康。”目前,园内葡萄采摘价为每公斤30元,凭借出色的品质,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周边多个城市,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
高春灵的父亲高宝福有着30多年的葡萄苗栽培经验,经常为附近种植户传授种植技术。2016年开始在此承包标准化大棚,种植精品葡萄、火龙果、桃子、草莓柿子、大樱桃、木瓜、凤梨、香蕉及芭乐等特色水果,供游客品鉴。“今年我家一共承包15栋大棚,精心培育金手指、丛林玫瑰、蓝钻、藤引、蓝色玛瑙、巨峰、珍珠皇后、阳光玫瑰等10多个葡萄品种,早熟、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成熟周期巧妙错开,采摘时间从6月一直持续到9月。”高春灵说,“我们主要以采摘为主,产量不是很高,就是以提高口感和品质为主,这么多年我家的‘回头客’都知道,葡萄熟了就要抓紧来采摘尝鲜。”
迈入另外一间暖棚,只见成片的桃林郁郁葱葱,繁茂的桃树枝头挂满了蜜桃“胭脂红”,有的白里透红,有的红里带白。那些粉红色的叶,像爱心一样,有着红扑扑的小脸,又像含羞的小姑娘,有着红嘟嘟的小嘴,藏在碧绿的叶子下面,娇俏可爱,压得细软的枝条颤悠悠地摆动。微风拂来,桃园里弥漫着醉人的桃香。
“我家种的是黄金蜜桃,桃子不仅个头大,甜度更是一绝,绝对不输市面上的精品水果。在种植过程中不施肥、不打农药,都是有机产品,绿色、生态,大家可以放心吃。”高春灵笑着说。在火龙果种植区域,记者看到整齐的支架上,火龙果藤相互缠绕,枝叶郁郁葱葱,一个个颜色鲜艳、硕大饱满的火龙果挂满枝头,绿藤映衬着红果,长势喜人。高春灵说:“我们走的是采摘路线,现在已经开园,自摘价格是每斤25元,周末有不少县城及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采摘。火龙果从7月初开始陆续成熟,经过疏花、疏果、修剪枝条等田间管理,采摘期可以持续到元旦。”
眼下高春灵种植的火龙果月月花开,季季挂果。棚内木瓜、凤梨、芭乐陆续挂果,待9月份成熟后,便可采摘。“以前,这片地区大多处于撂荒状态,扶余市三井子镇政府积极引入产业扶贫项目,盘活了闲置土地,搞起大棚采摘,更带动村民增收。现如今在园区,游客春季可以品尝草莓、香瓜、大樱桃和草莓柿子;夏季可采摘葡萄、桃子、火龙果;秋冬两季火龙果、草莓柿子一直能结果到元旦,可以把‘一年四季’带回家。”高春灵难掩喜悦。
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伴随着体验式观光旅游的兴起,采摘一串串果粒饱满、紫里透红、挂满枝头的葡萄成为扶余市近郊游、自驾游、观光采摘游等休闲旅游热点之一,游客们品鲜果、赏美景,体验采摘乐趣,尽享田园风光。扶余市三井子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推动特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万宝采摘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设蔬菜大棚63栋,采取以三井子镇人民政府为实施主体、村集体加困难户的运营模式,每年对外发包。自建立以来始终秉持绿色生态种植理念,实行科学化管理,确保多种水果品质安全、健康且鲜美,全年接待游客达14400人次以上,年收入可达300万元。每到周末,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正在桃园里忙碌的村民王大哥笑着说:“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夏日盈盈,葡萄园绿意盎然,游客们穿梭在葡萄架下,或踮脚采摘,或拍照留念,欢声笑语与蝉鸣鸟叫交织在一起。“采摘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优化了全镇的产业结构,还有力推动了农文旅的融合发展,勾勒出一幅产业互促、协同发展的新画卷。村集体经济在其带动下实现稳健增长,村民的“钱袋子”愈发鼓实,万宝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紫黑饱满的冰糖脆、香峰葡萄;青绿如玉的小蜜蜂葡萄……棚内多个品种的葡萄正值最佳采摘期。在新万发镇万发村永超绿色葡萄园采摘园,游客们手持剪刀、拎着果篮,在藤蔓交错的葡萄架下穿梭。大家俯身端详、剪下精心挑选的葡萄,手中的果篮很快便装得沉甸甸,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尽情享受亲手采摘的乐趣。
“我家共种植两栋大棚葡萄,3000多棵葡萄树包含冰糖脆、着色香、小蜜蜂、超早玫瑰、早夏无核、高墨、香甜园等10多个品种。现在最畅销的葡萄品种就是冰糖脆,口感甜脆,耐储存、好运输,走亲访友最适合。你瞧,我打包的这份订单是发往北京的,是我家的‘老客’,咱家这葡萄常年使用有机肥,口感好、品质高,市场认可度非常好。”永超绿色葡萄园采摘园种植户刘秀娟一边忙着葡萄打包装箱,一边对记者说。
“如何使用有机肥?”记者问道。“就是撒咱们农家肥。春天葡萄发芽时,我就撒豆粨,等到葡萄上色时,我就把黄豆煮熟了埋在葡萄根土里。有机肥能让葡萄藤更粗壮,为果实输送更充足的养分,这也是我们保证葡萄口感的秘诀之一。”刘秀娟自豪地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还有松原市和扶余市相关企业开展的直播助农活动,除了游客现场采摘售卖,我家在网上还有不少订单,两栋大棚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确实是很辛苦,但日子越来越甜蜜。”
“万发村经过近10年的棚菜发展,目前全村共有标准化大棚54栋,种植面积81亩,涵盖水果、蔬菜、食用菌诸多品类,其中葡萄特色大棚30亩,年产葡萄15万斤,产值超100万元,特色葡萄品种有夏黑、玫瑰香、高墨等,市场反响比较好,现在已成为村民创收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多方筹措资金、申请项目,为农业产业配套建设相关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极具特色,眼下正值瓜果成熟之际,我们诚邀各地朋友来万发品尝游览。”新万发镇万发村党支部书记梁士贺说。
从智能大棚的科技赋能,到有机种植的品质坚守,再到农旅融合的模式创新,扶余市因地制宜,选好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产业、激发产业活力,推动乡村采摘游“多点开花”,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乡村在丰收的喜悦中激活振兴新动能,描绘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