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进展

改革开放40年四平市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卓著

时间:2018-09-19 10:37 来源: 字体显示:

  改革开放40年来,四平市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到富裕的跨越式发展,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生活消费水平实现了大跨越。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花香果硕,互联网深入到每一个寻常百姓之家,实现了新时代农民的华丽转身。纵观改革开放40年,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谱写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华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经历了40年的砥砺奋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总量迅速提高,农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39.8亿元,比1978年增长67.76倍,平均每年递增11.4%。其中:种植业产值实现195.6亿元,增长31.1倍,每年递增9.3%;林业产值实现8.35亿元,增长 45.39倍,每年递增10.3%;牧业产值实现323.1亿元,增长322.1倍,每年递增16.0 %;渔业产值实现 1.48亿元,增长147.0倍,每年递增 13.7%。

  一组组的数据充分说明了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改革开放40年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种植业比重一直过大的状况有所改变,畜牧业的比重不断加大,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过半。1978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7.7%,2017年种植业所占比重为36.2%,下降41.5个百分点,其比重逐年下降,而牧业比重逐年增长。这来源于党的富民政策,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到1997年畜牧业已与种植业并驾齐驱,已发展成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多业并举的格局已然形成,农村经济突飞猛进高速发展。

  二、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1.粮食产量实现“十四连丰”

  四平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素有东北粮仓之称,是公认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被中国粮食协会命名为“中国优质玉米之都”。所辖的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及双辽市是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四平市是农业大市,有86万公顷的耕地,210万的乡村人口,116万的乡村劳动力资源,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突破150亿斤水平,年粮食产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40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产量先后由1978年的30亿斤跃上40亿斤、70亿、100亿斤、150亿斤四个台阶。40年,弹指一挥间,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得到较大提高。

  粮食生产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斤发展到1983年的72.3亿斤,是1978年的2.37倍,平均每年递增18.8%,是粮食产量增速最快的阶段,粮食产量翻了一番;第二阶段是1993年——1998年,1998年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突破了百亿斤大关,粮食产量达到115.6亿斤,是1993年的90.5亿斤的1.28倍,平均每年递增5.1%。第三阶段是2003年—2008年,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138.8亿斤,是2003年的99.8亿斤的1.39倍,平均每年递增6.8%。这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40年来粮食增长较快的时期。从2010年到2013年,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创历史最高纪录。2014年到2017年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在高位平稳运行,2017年粮食产量达153.3亿斤,比1978年增长402.06%,年均递增4.2%。

  粮食单产始终稳居全省排名之首,粮食总产稳居全省第二位。粮食产量实现“十四连丰”。粮食单产8935.1公斤/公顷,比1978年每公顷多产粮食6206.4公斤,增长227.45%,平均每年增长3.1%。

  四平市地质肥沃,最适宜种玉米,玉米是四平市种植业的标签,也是种植业的主打产品,享誉全国。2017年,全市玉米产量达140.8亿斤,比1978年增加120.6亿斤,增长5.97倍,年均递增5.1%,2017年每公顷产玉米9164公斤,比1978年增加5588公斤,增长1.56倍,年均递增2.4%。其次是水稻,孤家子大米享誉各地,2017年,全市水稻产量达43.9万吨,比1978年增加37.2万吨,增长5.58倍,年均递增4.9%。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总产量达753.4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8.2%。其中玉米、水稻、大豆产量分别占粮食总产量的91.8%、5.7%、0.7%,三大作物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市因地制宜增加水稻、谷子、大豆、高粱、薯类、杂粮杂豆等高效作物,使农民增收有了保障。

  2.经济作物快速稳步发展

  40年来,在保证粮食稳定生产的同时,逐年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市经济作物结构持续调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主要经济作物品质不断提高,产量效益同步增长。主要经济作物油料、蔬菜、水果等产量持续增加,名优特奇品种不断增加。2017年,油料产量达7.03万吨,比1978年增加5.86万吨,增长5.0倍,平均每年递增4.7%。蔬菜产量达124.29万吨,比1978年增加61.9万吨,增长99.15%,平均每年递增1.8%。2003年蔬菜产量达到156.9万吨,是40年来产量最多的一年,比1978年增加94.76万吨,增长1.52倍,每年递增3.8%;比1998年增加39.4万吨,增长33.53%,每年递增6.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农业花香果硕,棚膜经济快速发展,保障和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工程”。隆冬时节,能吃上新鲜蔬菜及瓜果,品种繁多,种类齐全,应有尽有,经济效益极佳,这都得益于美好的幸福生活。

  3.水果产量连年增长

  2017年全市水果产量达3.4万吨,比1978年增加3.13万吨,增长11.6倍,每年递增6.7%。1998年是历史水果产量最多的一年,达到峰值8.55万吨,比1978年增加8.28万吨,增长30.67倍,每年递增18.8%;比1993年增加6.98万吨,增长4.45倍,每年递增40.4%。

  三、畜牧业飞速发展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市畜牧业生产飞速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主要畜禽及畜产品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畜牧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化、产业化,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各项畜禽指标持续稳定增长,一直稳居省内前位,畜牧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生猪生产是畜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所辖的梨树县从1993年就制定了“百万头猪工程”规划,鼓励和支持农户普养,加快无畜户向有畜户转变,掀起了养猪的高潮,当时就涌现出了养猪超千头的户,养猪超万头的村,养猪超十万头的乡(镇)。通过典型引路,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使养猪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40年来,全市生猪发展较快。全市生猪存栏由1978年的90.1万头发展到2017年的323.8万头,40年间增长3.62倍,年均递增4.0%。生猪出栏从1978年的42.2万头发展到2017年的459.7万头,增长9.88倍,年均增长6.3%。

  四平市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来抓,大力发展畜牧业,以伊通的黄牛、双辽的肉羊而闻名。全市牛、羊存栏由1978年的10.9万头、10.6万只分别发展到2017年的98.8万头、67.8万头,分别增长8.10倍、5.38倍,年均分别递增5.8%、4.9%。大牲畜存栏由1978年的29.5万头发展到105.2万头,增长2.57倍,年均递增3.3%。肉类总产量由1978年的6.1万吨发展到60.5万头,增长8.99倍,年均递增6.1%。奶类产量由1978年的0.11吨发展到2017年的5.55吨,增长49.45倍,年均递增10.6%。

  2017年,全市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牧业小区)100个,推进成立生猪产业联盟。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国家级示范园区3个、省级11个。近年来,红嘴农高、斯麦尔食品、吉林曙光等畜禽加工企业,发展协作配套,打造肉制品精品基地,推进畜禽加工业向集成化迈进。吉林省梅花鹿产业联盟落户四平,充分发挥了畜牧业特色经济,以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为重点,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纽带,以“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为方向,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全省畜牧业强市,为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锦上添花。

  四、林业发展稳步推进

  林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0年来,全市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林业经济取得重大进步。2017年,全市林业发展呈现平稳走势,全市林业发展稳步推进。

  2017,全市林业产值稳步增长,林业产值实现8.35亿元,比1978年增长45.38倍,年均递增10.3%。造林绿化工作稳步发展。每年都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成活率不断提高。2017年完成植树造林11615千公顷,比1998年增长2.06倍,年均递增6.1%。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9.1%。强化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林、低效林改造和恢复新建。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连续实现3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五、全市渔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渔业发展迅猛。渔业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不断优化改良,水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渔业产值大幅度增长。2017年,全市渔业产值累计实现1.48亿元,比1978年增长147倍,年均递增13.7%。

  40年来,水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8344吨,比1978年增长29.6倍,年均递增9.2%。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40年的砥砺奋进,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机械化程度明显增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17年末,全市自来水受益村达58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4.7%。有线电视村1126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7.2%。通宽带村1149个,占99.1%。通公路村数为1159个,通汽车数为1159个,通电话的村数为1159个,达到村村通电,村村通邮,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电话。40年来,从通汽车村、通电话村、通自来水村、通有线电视村到通宽带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断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由1978年的52.8千公顷发展到2017年的203.58千公顷,增长2.86倍,年均递增3.5%。旱涝保收面积由1978年的43.9千公顷发展到2017年的113.7千公顷,增长1.59倍,年均递增2.5%。农用化肥施用量由1978年的12.95万吨到69.73万吨,增长4.38倍,年均递增4.4%。农村用电量由1978年的8580万千瓦到65229万千瓦,增长6.60倍,年均递增5.3%。

  40年来,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以中联重机吉林有限公司、吉林康达、吉林东风、四平顺邦、四平龙业等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主打产品的农机生产制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耕王”拖拉机、“谷王”玉米收获机、“康达”免耕播种机、“收集王”打捆机等品牌唱响国内外。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推进大田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全市农机装备能力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19.3万千瓦发展到2017年的397.5万千瓦,增长19.59倍,年均递增8.1%。拖拉机保有量由1978年的1.89万台达到10.8万台,增长4.7倍,年均递增4.6%。机动脱粒机由1978年的4664台发展到20067台,增长3.30倍,年均递增3.8%。机播面积由1978年的178.5千公顷发展到854千公顷,增长3.78倍,年均递增4.1%。机耕面积由1978年的249.4千公顷发展到698千公顷,增长1.80倍,年均递增2.7%。

  2017年举办了“中国四平·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峰会”等活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5%,居全省前列。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16亿元,争取中央及省农机作业项目补贴3223万元。建设省级农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12个,每个示范面积3000亩。

  七、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显著

  四平农村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全市农村劳动力人数达101.4万人,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40公顷。完全依靠土地致富很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通过劳务输出,使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充实二三产业力量,大多从事工业、建筑业、商、饮、服等行业。

  通过劳动力转移,不仅拓宽农民的视野,更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致富门路。改革开放40年来,劳务输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不仅解决了闲置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劳务输出工作始终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多年来,农村劳务输出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品牌不断发展,区域不断扩大,实现了组织化、有序化、专业化,使劳动力实现合理流动,促进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劳务输出工作成绩斐然。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组织农民参加培训,不断强化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有一技之长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使更多的农民通过劳务输出走上富裕之路。为确保输出安全,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成立了劳务输出联络基地,进一步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全市农村劳务输出总数(不含公主岭)达到42.67万人,农村劳务经济总收入(不含公主岭)达81.65亿元,比2007年(含公主岭)增加51.45亿元,增长1.7倍,10年间,年均增长10.5%。

  八、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不断发展壮大

  近几年,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1万家,30家合作社进入国家示范社行列,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典型代表。

  合作社在传递市场信息、普及生产技术、提供社会服务、组织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组织和服务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使农业经营方式更好体现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要求,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更好更快实现现代化。

  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带来了福音,农产品价格上涨,粮食丰收,畜牧业快速发展,劳务输出收入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的跨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农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多业并举,收入来源多元化,农民收支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质的飞跃,农民生活质量由满足温饱型向追求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发展。

  40年的历史征程,农民生活水平发生着巨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百元级跨越到万元级。由1978年的109元发展到2017年的12871元,增长117.1倍,年均递增13.0%,不断创历史新高。从1978年至1983年是农民纯收入增幅最高时期,增长了4.17倍,年均递增38.9%,这段时间正是实行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消费支出也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高速增长。改革开放40年,农民的衣食住用行得到全面提高和改善。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力逐步增强,消费多样化,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从穿暖到穿好的转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经历了40年的光辉历程,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谱写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华章。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从无到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一大批具有活力的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新型业态风生水起不断涌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花香果硕,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助力。   (杜力艳)

责任编辑:丁晓云[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