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种粮大户发挥作用 规模经营带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时间:2022-07-09 21:01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随着全省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迅速发展壮大,今年,我省粮食生产呈现出“服务组织化、作业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的良好格局,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粮大户发挥了积极作用,规模经营显著带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里,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对330公顷玉米开展植保工作。负责人张文镝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耕地不仅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而且在播种期还用上了卫星定位系统,垄距均匀,达到了合理密植的效果,为增产上了“双保险”。
在双辽市新立乡吉双丰农水稻种植基地,水稻种植大户马树君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无人机对30公顷水田增施叶面肥。由于近段时间连续出现阴雨寡照天气,马树君听从技术人员的建议,抓紧喷洒促早熟叶面肥。马树君在当地已经有20年水稻种植经验,包括承包地在内,近两年他家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0公顷,目前秧苗长势旺盛。为了带领更多农民种好地、多打粮,今年他在原有6栋水稻育苗大棚基础上,新建了8栋4000平方米育苗大棚。
2021年,我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4项16条措施,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8项30条措施。一年来,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实施国家和省市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扎实推进东辽县、公主岭市、靖宇县等10个整县规范提升试点,支持发展联合社,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末,我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发展到14.6万个和8.2万个,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2.5万人,土地流转306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粮食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