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进展

吉林省“三个聚焦”金融服务种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2-13 10:31 来源: 字体显示:

多年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深度合作,围绕种业全产业链发展,靠前发力、精准用力、持续加力,相关贷款余额已达18.3亿元、已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较“十四五”初期贷款余额增长近50倍,为吉林省种业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聚焦政策性金融定位,打好服务种业振兴组合拳。一是强化指导引领,全方位实施推动。印发《服务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推进方案》等多个指导文件,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主动提升政治站位,树立起全方位服务种业振兴的鲜明导向。二是强化政银合力,全方位提供服务。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等部门沟通联系、建立起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搜集获取种业企业、项目清单100余份。组建联合宣介小组,精准实施对接企业500余户,开展政策宣介20余场,为优质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全方位让利于企。围绕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中的种业振兴工程,在贷款条件、额度、利率和方式等四个方面,对种业类企业适当扩大额度授权,贷款平均利率3.7%,采取信用或一般企业提供保证担保的贷款占比49%,有效降低种业企业融资成本。

聚焦各类型载体建设,推动种源发展多元化。一是围绕专业化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加大与种业专业化企业、单一型企业对接,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多角度、多维度满足种业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近两年已累计向23户种业全产业链企业提供贷款34.5亿元,支持企业在种子研发、创新、生产、储存和运输各环节的资金需要,特别是采取植物新品种权质押方式向国家种业阵型名单内企业投放贷款0.2亿元。二是围绕集团类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打破传统信贷资金供应模式,由支持单一型种业企业逐渐向以支持单一型种业企业为主、以支持集团类种业企业为辅的信贷资金供应模式,逐步加大有种业板块的集团企业发展。三是围绕种业发展平台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摸排种业基地、种业园区内企业,了解掌握企业融资需求,针对不同企业,分类制定服务保障策略和信贷融资模式。审批投放贷款2亿元,支持洮南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基地建设;特别投放0.36亿元,支持长春国家农高新区现代种业产业园区内2户种业企业发展。

聚焦种业发展全链条,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带动种植业。聚焦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精准服务一批复合型企业参与种业振兴。投放贷款11亿元,支持央企在吉子公司从事种子收购和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工作;投放贷款0.2亿元支持2户“种肥药”一体化企业经营;支持5户种子企业提供种子收购及销售服务。二是带动畜牧业。聚焦肉牛、梅花鹿育种、制种、繁育等环节,精准服务龙头企业参与种业振兴。投放贷款23亿元,支持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肉牛育种和繁育一体化经营。同时,投放贷款700万元、支持2户小微企业从事梅花鹿繁育和养殖。三是带动特色产业。聚焦人参、蓝莓等吉林特色经济作物,精准服务一批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参与种业振兴。大力支持区域内蓝莓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企业,投放0.2亿元支持其土地流转,保障蓝莓育种制种的经营活动,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百亿级蓝莓产业集群建设。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林天天[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