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
时间:2022-09-07 13:47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初秋时节,稻谷泛黄,果实飘香,吉林市迎来旅游高峰期。当此之际,走进各具特色的村落,品尝味美鲜香的农家菜,采摘新鲜饱满的果实,流连在姹紫嫣红的花海,居住在干净整洁的民宿,感受和谐淳朴的民风,一种清爽宜人的诗意油然而生。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吉林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连续9年粮食年产量超过700亿斤,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保障,只有不断发展产业才能为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当前,832个脱贫县每个县已经初步培育2—3个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在产业发展方面,吉林也取得明显成效。
特色打底,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固基。如何发展产业,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答题?吉林各地就从实际情况出发,打出了系列组合拳。比如,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以“党建引领,支部联盟”的模式,发展红公鸡养殖项目,让村集体经济增收。再比如延边汪清县,3万余人从事木耳相关产业,占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的2/3。发展特色产业,为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奠定了基础,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向前。
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更多特色富民产业。吉林省是农业资源大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潜力巨大。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必须科学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建立起具有吉林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当然,发展乡村产业,制约因素有很多,需要改善的条件也有很多。必须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立由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努力绘就。新征程上,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我们就必须落实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提出的“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