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策研讨

顺势而为积极作为 助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8-29 09:08 来源: 字体显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升至万亿元级别。截至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4万余家,山东、河南等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46.8%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成立于1至5年内。

所谓的预制菜,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加工制作为成品或者半成品,让消费者只需简易处理就能“做”出美味菜肴。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于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带动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从消费角度看,预制菜不仅迎合了城市上班族对便捷用餐的需求,也为露营、民宿等许多领域的配餐需求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成为国内餐饮领域的新“爆点”。

政策助推,预制菜“风口”强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章节,专门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精神,今年上半年陆续出台了相应预制菜产业扶持的规定,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专门提到,要积极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从全产业链角度助推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大力度推动,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预制菜产业发展炙手可热。

适应需求,增强预见性创新。对消费者尤其是单身族、银发族来说,预制菜为他们提供了方便;工厂化生产满足了量上的需求,也不断拓宽消费边界。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中国人高品质美食追求新鲜的食材、恰当的火候、绝佳的口感,如何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多元需求,是预制菜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些预制菜企业主动求变创新,引领健康化、精致化、低脂低卡消费趋势。比如,叮咚买菜上线“一人食”和“控卡餐”,创新推出多款健康餐预制菜,服务于对食物热量有控制要求的人群;一人食的“叮叮袋”系列主打微波即食,方便快捷,适用于单身、小家庭及办公就餐场景。

注重质量,确保菜品更安全。食品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安全,预制菜要一直火下去,不仅要让食客们吃得更香,更要让人吃得放心、舒心。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原材料、加工、包装、标签标识、贮存配送、还原度、食品安全指标、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方面,完善并实施全面规范化的产业标准体系,明晰行业边界,提升行业发展的科技、品牌与文化含量,构建更完善的预制食材监管、质量追溯及配套服务体系,坚持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保证菜品新鲜度和安全性,实现预制菜整个行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久泰平)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