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国之大者”,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时间:2023-12-21 09:38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年终岁末,回望202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再迎丰收,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至2023年,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与此同时,国家加快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田质量、产出能力、抗灾能力。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经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了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端牢“中国饭碗”底气十足。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中国人饭碗里装上更多的中国粮,就“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从2012年的57%提高到2022年的7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2年的62.4%。与此同时,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也已经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千方百计做好科技兴农这篇大文章,我们将更好地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
提高单产水平,粮食产能基础更加牢固。做大个体,总体将会更强。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必须依靠提升单产。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统筹整合200多亿元,在100个大豆、200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推进。据测算,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整建制推进县粮食单产增长率比非项目县高8.8个百分点,300个大豆、玉米整建制推进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3%以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对于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显示,未来十年,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够完全确保,粮食自给率将提高到88%左右。“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