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策研讨

乡村游需要“小而美”

时间:2024-12-17 09:04 来源: 字体显示: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人们品尝新鲜的农家小菜,住在朴素的田园民居,漫步于乡间小径,这样的体验不仅反映出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体现了人们对个性化且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体验的追求。“小而美”“原汁原味”的旅游产品符合文旅产业升级的新趋势,加上游客在社交平台的自发分享与自驾游的便利性,使得乡村旅游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优势。

然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小而美”更容易吸引并留住游客。要依托地方特色,保护本土文化,同时完善相关设施和服务,提供精致、美好、温馨的旅游体验,打造村民与游客共享的宜居宜游环境。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该区通过构建“一轴三极三片十组团二十村”的全域旅游布局,将五谷瓜果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为游客带来浓郁的乡村风情和独特的娱乐体验。田园风光被转化为热门“打卡地”,增强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如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的花海景观,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赏花和观赏自然美景的机会,还让游客深入领略乡村文化的韵味。

乡村旅游发展火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一些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接待能力不足,部分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监管措施的规范化亟须加强。部分地区的乡村游产品缺乏独特性,民俗展示千篇一律、特色小吃和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严重。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注重细节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给游客带来愉悦的体验。

要让乡村旅游持续焕发活力,重视文化体验、生态保护以及康养等复合型价值的构建至关重要。乡村应当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保持传统村落、古建筑和遗址的历史风貌。通过深入挖掘本土资源,精心打造特色品牌。如双阳区曙光村的稻田小火车项目,不仅丰富了乡村游的内容,还有助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兴旺,助力历史文化传承,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诗和远方”的愿景令人期待。乡村旅游作为文化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不仅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绿水青山展露迷人姿容、文物古迹焕发新生、风土人情绽放多彩魅力,那些充满生机的乡村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要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不断提高其品质和竞争力,为乡村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小而美”的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