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策研讨

农业有“智慧” “科技感”变成“安全感”

时间:2024-12-25 09:59 来源: 字体显示:

    对于一个拥有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而言,农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农业不同,现代农业更讲究科学种植,改变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离不开科技的加持。进入冬季,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开启了“猫冬”模式,而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金城村,不少村民靠着棚膜产业变冬闲为冬忙,将这个寒冷的冬天搅得热热乎乎。正是因为有了科技,让原本的农闲时期,如今也能干得“如火如荼”。

《荀子·王制》中有一句箴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曾经,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四季变化息息相关,人们靠天吃饭,所以要适应自然。吉林的冬天,因为气温过低,厚厚的冰雪之下,很难有蔬菜承受这样的严寒,冬季是农民秋收后的农闲时期,而冬季蔬菜主要依靠储菜和从其他省份采购。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之下,一栋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如同一个个“聚宝盆”。棚室内温暖如春,一垄垄叶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村民穿梭其中,采摘、捆绑、装车,忙得不亦乐乎,东北地区的“猫冬”变“忙冬”,当地拎稳了“菜篮子”,也让农民鼓起了“钱袋子”,这正是科技的魅力所在。

我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敢于迎着风雪也能种植农作物的底气与信心,插上科技翅膀的农业,已然成为吉林现代农业的常态。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让人们能够精准了解果蔬生产情况;在智能化育苗温室内,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加温补光等设备一应俱全;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以达到植物生长的最适宜环境、最喜欢的肥水……科技的广泛应用,让农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我们看到轻轻一推“智慧农业”,黑土地的农业发展必然能创造出更多新辉煌。

科技作为推动农业生产的“金扁担”,不仅提升了现代农业的生产力,也正逐步改变人们对“农民”这个行业的刻板认识。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皮肤黝黑,这是人们对传统农民的认识。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手机也成了新农具,农业生产不再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吉林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农民成为合作社社员,拥有土地和工资两方面的收入。农业生产变轻松了,产值变高了,荷包变鼓了,农民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装上“智慧大脑”,“科技感”变成“安全感”。在科技的加持之下,我们端牢了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曾经,对“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我们充满不安,如今,这样的不安成为历史,只因为我们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走上了一条科技创新之路,“科技感”正不断变成发展的“安全感”,助推吉林的农业生产取得更多瞩目佳绩。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