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田野,欣欣向荣。九台市卡伦镇任家村的一处工地上,塔吊林立,几栋新楼拔地而起。
正在建设的这11栋楼房是任家村812户、3000多人的新家。这段时间,任家村村民王铁成有空就要来这儿看看。“在小平房里住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45岁的王铁成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新农村建设中,九台市卡伦镇借鉴外地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任家村开展了“两换两集中”模式实践,在保证农民不失地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打造农民新社区
什么是“两换两集中”?项目建设初期,很多村民都充满了疑问。“我们组织召开了多次村民代表会议,向大家详细介绍相关政策。”卡伦镇相关领导介绍说,“两换两集中”模式是指农民宅基地换房,土地经营权换社会保障和收益,分散居住的人口向城镇化新社区集中,分散的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现代农业发展公司集中。
在实际建设中,项目投资方将任家村宅基地和村屯用地集中起来,进行新社区建设,新社区置换出的土地指标约70公顷,其中30公顷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余40公顷用于土地招拍挂,所获得的收益用于农民安置区建设、新社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以及土地复耕等,最终达到占补平衡或略有赢余。
让农民生活更有保障
“以前住平房的时候,吃菜就去园子里摘,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住进楼房就不一样了,花钱的地方就多了。”王铁成说,很多农民都和他一样,担心搬进新居后生活成本将会有所增加。
“在建设初期,我们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举措。”卡伦镇相关领导表示,农民“征一还一”的楼房安置,可增加农民3到4倍的家庭财产性收入。给予农民不超过15年的每人每年500元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每户15平方米至20平方米的仓储用房,入住前10年采暖费80%的补贴优惠。每户还可以用自家承包田置换100至200平方米的菜园,降低农民进楼后的生活成本。
同时,村民的土地还可以自愿采取出租或入股两种方式向现代农业发展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出租为每年每公顷15000元,上打租。入股为前五年保底,每年每公顷15000元,不承担风险,以后风险共担,每年按利分红。”全新任家村呼之欲出
“我们现在建设的一期11栋农民回迁楼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年底之前将全部完工。”项目投资方长春同鑫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任家村的新农村建设分为新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两部分,其中新社区规划面积约为120公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1000公顷,各功能分区由优美的景观及路网相互穿插融合,形成一个整体清晰、协调的生态环境。
目前,新社区周边的景观滨河走廊、农民休闲广场、村委会办公楼、玫瑰溪谷的设计方案正在委托设计中,今年将完成农民休闲广场、滨河走廊、玫瑰溪谷等前期的部分景观打造以及社区外围道路、村委会等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年内计划完成70公顷水稻种植示范区、15公顷饲料玉米种植示范区、2公顷应季蔬菜采摘园、9000平方米温室大棚有机蔬菜种植园以及3公顷采摘果园的建设。(袁 达 张 影 魏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