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省吉剧团“送戏下乡”演出受欢迎
发布时间: 2014-07-18 09:13:00 来源:

  七月瓜香,姹紫嫣红。盛夏时节的吉林农村到处郁郁葱葱,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一片农闲之中,我省开展的“全省农民文化节”送戏下乡,为农民们送来了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铿锵的锣鼓和粉墨登场的戏曲人物,让安静的村子变得热闹起来,农民们的日子也随之活色生香起来。

  7月16日、17日,省吉剧团的演职员们带着精彩的二人转、吉剧等节目,相继走进了长春双阳区隆兴村和农安伏龙泉镇,开启了今夏大规模“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的序幕。

  “送戏下乡”是农村最受欢迎的“热闹”

  7月16日中午,顶着烈日酷暑,省吉剧团一行40余人的大客车开进了长春双阳隆兴村,在村中心的广场上,流动舞台大篷车搭起来,好听的音乐放起来,一场精彩的演出即将开始。

  在剧团准备、演员化妆之际,村里的农民观众也陆续聚拢过来。三五成群,拎着小板凳,开着小型农用车围坐过来。57岁的李永生早早就坐在广场等着了,他是附近隆兴五村的,一大早上就赶过来,走了五六里地远。他说,现在是农闲季节,农村没啥事,如果没有演出,平时就打打麻将度过。要是能看上一场演出,那真是算一件大事了!

  17日,在农安伏龙泉镇,镇政府早在演出前一天,就通过镇里的大喇叭或在附近各村屯下发通知,广泛宣传省里将送戏演出到镇里。周边十里八村的人都坐着农用车或摩托车赶来,甚至还有人提前一天赶来,在村里亲戚家住了一宿。大家都想来看看热闹。

  共享艺术水乳交融

  此次送戏下乡,省吉剧团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包括二人转和吉剧两大类。二人转大多为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如《猪八戒拱地》、《西厢》等;作为我省“振兴吉剧”工程的一部分,此次的吉剧演出承担着普及吉剧、培养吉剧观众的责任。所选剧目既有传统吉剧《包公赔情》、《桃李梅》选段,也有新创的幽默搞笑吉剧《非诚误扰》等。同时,团里选派了最精良的演出阵容,包括经验丰富的老演员和优秀的青年演员,旨在呈现给农民观众一台精彩纷呈的演出。

  连续两天,这台节目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主持人张波幽默地引导下,由青年二人转演员柴宝玉和董墨演出的传统二人转《猪八戒拱地》率先登场,优美熟悉的唱腔配以清新活泼的表演,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吉剧《包公赔情》选段由剧团资深老演员秦丽君和张跃兵演出,两人洪亮的嗓音和深厚的功力将这段戏演绎得入情入理。《锯缸》同样是一出久唱不衰的经典二人转,由团里的著名演员尹维民和咸奎荣呈现得轻松欢快,精彩之处不时博得台下观众阵阵的掌声。

  随着一出出好戏不断上演,台下的人也是越聚越多,达到上千人。虽然天气炎热,却没有人离开。精彩的演出使现场气氛变得热烈、融洽。此时,演出变成了由演员和观众共同参与的大party,台上台下一起创造快乐,共享快乐!

  艺术植根民众,回馈民众

  在双阳隆兴村,快到60岁的薛英和老伴儿一起来看演出,对二人转深深着迷的她熟悉每一段唱腔,有时她还和着节拍一起唱。薛英对记者说,这台演出特别好看!演员们水平一个赛一个,看着十分过瘾。记者问她热不热,她说:“热也乐意看!”

  而74岁的周佩林老人则是奔着吉剧来的,他说,十几年前看过吉剧,印象很深,这次又看到吉剧,非常亲切。

  整台演出时尚、幽默的风格同样吸引了年轻观众。在农安伏龙泉镇,22岁的周林在打工之余,和同伴儿一起来看演出,他随着演出开心地大笑,热烈地鼓着掌,记者问他二人转好看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好看!很喜欢看!”

  观众们热情高涨,演员们的表演也更加投入。女演员秦丽君的戏服有三层,在舞台上顶着烈日,再加上不断的肢体动作,下台时衣服已经全部湿透。同样,其他演员也都汗流浃背。但演员们没有一个喊辛苦的。孙晓丽对记者说,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送戏下乡传统的剧团,演员们对下乡演出已经习惯了,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工作。虽然有很多辛苦,但一看到台下农民观众张张朴实的笑脸,感受着他们的期盼和发自内心对二人转的热爱,浑身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儿!

  演出为农村带来了一场文化娱乐盛宴,隆兴村村书记陈红奇对记者说,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演出,节目质量高,又是公益性质的,不用村里花一分钱。

  我省近年来大力实施“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自2009年开始,连续几年将“送戏下乡”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之列,并拨专款予以支持,省、市、县各级艺术团每年送戏下乡平均达400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送戏下乡”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如今年,我省就将“吉剧振兴”工程与“送戏下乡”结合起来,在节目中融入了吉剧,一方面促进吉剧走向观众,培养观众,同时也使吉剧振兴的成果与观众共享。    (孟凌云 李梦溪)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