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美丽乡村新生活 浓浓乡愁有所依——长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
发布时间: 2014-07-25 09:19:00 来源:

  历时两整天,全程800余公里,串起长春7个县(市)区、开发区所辖9个乡镇的15个村——23日至24日,长春市领导姜治莹及郑文芝、陈巳分别带队,检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新成果,并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

  这是中央部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我省今年3月份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后,对长春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巡礼,更是在这项工作“开局之年”承前启后关键节点的一次集中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必须注意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色,做到‘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市长姜治莹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力有序有效地扎实向前推进,营造整洁卫生、宜家宜业的美好家园。

  美丽乡村 大幕开启

  一路走来,15个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示范村的建设成果,可谓各具特色、各有侧重:

  绿园区合心镇哈达村,院落掩映在金叶榆、紫叶李及各类花草灌木之间,院墙粉刷一新。太阳能供电的新路灯,让哈达村的夜晚不再黑暗。

  德惠市米沙子镇太平村,硬化道路38公里,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村民休闲文化广场,成为夏日里人气最旺的地方。

  榆树市五棵树镇正义村,建起了污水排放系统,成立了保洁队,让村民告别了房前屋后垃圾遍地、脏水肆意流淌的历史。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示范点建设还将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九台市卡伦镇任家村,依托土地“增减挂钩”探索的“两换两集中”模式,实现了分散人口向城镇化新社区集中、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合作社集中的转变;

  莲花山度假区劝农山镇钱家村的农家乐项目、双阳区齐家镇曙光村的朝鲜族民俗游项目,则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

  检查中,姜治莹对示范村建设的工作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大家对照典型,找差距、学先进、抓提高,把这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移植到全市1698个村,将长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见得到山水 记得住乡愁

  一路上,无论是依托村落自然地貌规划的滨河走廊、景观公园,还是依靠棚膜经济建立的采摘园区、玉米地环绕的“生态篮球场”,都让人印象深刻。“改造中,一定要注意保留乡土味道,让改造后的村子成为见得到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家园!”检查中,姜治莹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要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姜治莹还强调,农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改造过程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尽量不增加农民负担。同时,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在村委会发动组织的基础上,让村民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努力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

  以点带面 全面提升

  现场检查后,市委、市政府在绿园区召开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工作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

  就做好下一步工作,姜治莹指出,长春市村屯数量多、面积大,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改善人居环境不能用一种模式搞齐步走、一刀切,必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要优先抓好100个示范村建设,年内都要力争完成改水、改厕,硬化、净化、绿化、美化的“两改四化”任务。要学习借鉴绿园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处理模式,集中力量突出抓好主城周边、城乡接合部、公路沿线重点村屯的卫生环境整治。

  姜治莹还指出,发展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和持久活力。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当前要突出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加强非法侵占林地清收、防汛抗灾和农业农村生产这四项重点工作。

  姜治莹最后强调,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   (杨宝迪 袁 达)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