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来到磐石市红旗岭镇二道岗村,眼前是干净的街路、整齐的石砌边沟、漂亮的艺术围栏,一切都让人感到和谐、美好。这个村只是磐石市52个省级示范村中的一个。
近年来,磐石市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示范村为重点,狠抓环境整治“点”的效果
走在明城镇古城村的村路上,沿路栽种的景观花争芳斗艳,农户的艺术栅栏整齐划一,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咱村儿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交通方便。”说起如今的居住环境,村民吴建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只是磐石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几年,磐石市将省级示范村、省级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重点村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载体。示范村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院墙标准化,排水沟渠化,饮水安全化,厕所卫生化,畜禽饲养圈舍化,卫生保洁经常化,村屯环境美化、绿化、净化,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卫生明显改善。2010年以来,磐石市共投入资金3.9亿元,建成了省级示范村52个、提升村216个;新建水泥路46条251公里,示范村通屯水泥路实现100%;新建农村公路桥8座741延长米、边沟281.6公里、围墙和栅栏18.7万延长米;改造自来水2542户;新增有线电视用户和直播卫星用户4726户;新建卫生厕所9000个。
以文明走廊为重点,强化环境整治“线”的突破
街路两侧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杨树、梧桐、金叶榆等绿化树木,高良菊、步登高等绿化花卉映入眼帘,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驿马镇打造的21公里文明走廊。
据了解,近年来,磐石市按照打造绿色鲜花长廊、打造洁净长廊、打造靓美长廊的“全市扮靓三条线”的新农村文明走廊建设总体目标,对全市主要公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靓化。
近4年来,磐石市公路沿线共植树120.3万株,挪除沿线柴草堆4200座,清理粪堆850个,清除垃圾700吨、路障260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350处,公路沿线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以提升村为着力点 强化环境整治“面”的突破
在取柴河镇取柴河村进村的入口处,有一处近百平方米的场地上长满了各类鲜花。“这片种花的地方在年初还是一个垃圾场。”当地村民李忠波指着这片地说。年初,取柴河镇将垃圾场改造成了花园,又在附近设立了垃圾堆放点,定期清理。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磐石市提升村共开工建设项目628个,新建围墙栅栏43.69公里、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6259座,新建安全饮水工程项目128处,解决了6.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磐石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连续5年被省、吉林市评为先进单位。
(赵聪 王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