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很快迎来了冬天。在东北的农村,人们将这一段的时间称为“猫冬”,“猫冬”就是没啥事儿在家里闲呆着。11月11日,记者走进了吉林省三个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让人惊喜的是,村里的百姓们并没有闲着,他们有的走出户外参加文体活动,有的在筹备明年备春耕生产和谋划新农村发展,共同描绘着未来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发展成为新农家村的主旋律
当记者走进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新农家村,远远地就看见有一伙农民在打篮球,这些闲不住的农民将精力投入到了文化生活之中。
新农家村位于长春市西北部,全村465户,2250口人,耕地面积509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2013年被确定为长春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同时又是长春市新农村建设标杆村。
“别看我72岁了,身体素质还行,我今年参加绿园区举办的运动会,一分钟踢了70个毽子,在打篮球比赛中,我投了5次进了4个球。”肖德文是新农家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说起现如今的村容村貌,他说那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前这个村有多穷,一提起来人们都知道,这里是专业的上访村、卖血村,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穷。”肖德文说。近些年来,人们一走进村里,确实地感受到一些明显的变化,除了离长春市区比较近的地理优势外,这主要得益于村党委一班人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全村做的新谋划。说起新农家村的变化,村党委书记刘玉成介绍,1996年,刘玉成经过多年在外漂泊后回到村里工作,他与村里的一班人,通过土地流转与合作社集中经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累计投资1500万元,修建了标准化院墙、路边沟、铺设人行步道、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村屯道路、建粪尿分集式厕所等工作;成立了村专业保洁队,修建了移动垃圾箱,配运输车等清运设备,做到所有道路按时清扫,垃圾及时清运。
在说到今后的发展,刘玉成更是胸有成竹,他说如果只停留在现阶段,那是没有希望的,今后将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的市场化经营,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同时建设20公顷蔬菜采摘园区一处,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在村内配套发展2家农家乐菜馆及1家网上农产品超市,推出纯正农家菜,为观光、休闲、采摘的游人提供食宿,体验农家生活。
火炬村在新字上下功夫
走进被农业部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吉林省公主岭市环岭街道火炬村,家家户户都是统一的白墙漆着蓝色的墙帽,墙面上刷着各种涉及司法、民政、教育等部门的新政策,成为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火炬村有9个自然屯,总户数553户,总人口2490人,其中劳动力2040人,总耕地面积480公顷。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12600元。该村采取“村积累、民自投”的办法,先后投资800万元,铺设水泥和油漆路15公里,实现了屯屯通户户通。100%农户吃上了自来水,还有120户用上水冲厕所,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建起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的高标准、多功能村部。“在村内修建4处文化小广场,广场内设有凉亭、石雕、健身器材、栽植了风景树。”火炬村书记张龙介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火炬村仅垃圾固定处理点就修建了11个,并且这些垃圾处理点是通过水泥在地面深处灌浆,避免了对土地的污染,让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家村开足马力谋划网商
整齐的村落,宽阔的水泥路,一排蔬菜大棚,一片片地膜瓜菜……在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记者了解到,到2013年末,全村实现社会总收入45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4000元。“人活着总要有点意义,等有一天我不在人世了村民说这人走了白瞎了,这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说起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事,高家村的当家人、高家村书记高华介绍,现在新农村的发展,他们的经验是多到发达地区去学习,同时要有超前的发展意识,这样才能永葆新农村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高家村是梨树镇西部一个较小的行政村,总耕地面积380公顷,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高家村百姓只在温饱线上徘徊。2009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高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就把重心放在发展棚膜经济上。高家村地势平坦,黑钙土质,地下水丰富,对发展棚膜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他带领两委成员以发展棚膜经济为导向,构筑了坚实的发展平台。为解决卖菜难问题,培育和组建经纪人队伍,直接与远近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目前,高家村大棚总数已发展到930栋,地膜瓜菜已达到220公顷,棚膜经济总面积已达310公顷,占农业总面积的80%。高家村目前棚膜产业已发展到15个菜系,30多个品种。
据了解,2006-2013年是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八年,也是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时期,2013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突破700亿斤大关,达到710.2亿斤,创历史新高,从全国第5位上升为第4位。”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00元以上,增长11.9%。
2014年,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开始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人畜分离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公共服务配套工程,生态环境改善工程等“六大工程”,重点完成32项整治建设任务。 (阎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