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美好和谐的现代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党的惠民政策推动下,辉南县辉南镇一个又一个村屯实现了彻底蜕变,展示了一幅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画卷。
生态宜居环境美镇党委、镇政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兴业富民”建设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持之以恒统筹推进,从整治环境卫生入手,全镇上下齐动员,经过努力,辉南镇的村容村貌都上了一个档次。
“以建兴农”:镇党委将生产设施建设与生活、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提高各村经济运行效率;“以宣引导”:包村干部、社区人员挨家挨户进行宣传;“以动制净”:镇党委开展清洁活动,全体机关干部带上扫帚、铁锹、刷子、水桶、抹布走上街头拾烟头、刷马路沿、扫大街,为无能力农户打扫卫生、收拾庭院;“以规束约”:15个村屯相继制定了村约民规,设立保洁员,村庄环境整治成为常态化。镇主要领导不定期明察暗访环境整治工作,防止“四乱”现象反弹,同时落实好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公厕、河道的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加强,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干群、邻里的和谐。
今年,镇党委、镇政府投资839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石砌边沟8800延长米;围墙6000延长米;铁艺棚栏2300延长米;水泥路5820平方米;油渣路1750平方米,路灯25盏;投资65万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正大街设立170个木制花箱,每箱栽种花卉200株;东环至大桥栽种花卉2万株,绿化墙栽种金叶榆1.8万棵,紫叶李1.8万棵,水腊1.8万棵;北出口至铁道口道路两侧栽种花卉2800延长米,12万株;辉楼线种植云杉200棵,花卉2.5万株;高速引道种植花卉5万株;西出口新建围墙1500延长米;打造“干净人家、美丽庭院”457户。
产业兴旺结构新新农村建设改变了15个村的面貌,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代。辉南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8156公顷,其中水田3140公顷,这就给做大、做强产业提供可靠的先决条件,依托宏科水稻研发的优质水稻获得国家专利有十余个品种;辉农粳稻“吉珍”品牌为省级知名商标,公司充分利用辉南镇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先后通过了绿色产品以及有机产品认证,并建立了销售团队,完善售后服务,延长了水稻产业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促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中草药、水果、绿优米、坚果等特色产业。双龙村的蒲公英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40亩嫩绿色的种苗随风飘动;长安村的隆丰果基地,300亩已到盛果期,果树枝叶繁茂;200亩洋菇娘已经覆膜移栽;永兴村1500亩红松果林已染绿山坡。双龙村、集贤村利用网络,向全国各地的客户推销自产的中药材、花卉等商品,带动村民创业就业67人。
综合整治软弱村“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辉南镇党委把治理软弱涣散村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强化政治引领,加强教育培训,努力培育一支政治过硬、服务意识强的村干部队伍。
前几年,松树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明显,村民矛盾纠纷多,镇里的各项政策落实的不到位。近两年,镇党委下决心改变扭转风气,重聚人心。为解决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的战斗力,市委组织部选派了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森林经营局退休干部王亚璐到松树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同时任命善于做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王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聚民心”,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从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积极同上级部门争取项目,石砌边沟5680延长米,安装路灯50盏,油渣路铺装5公里;“增动力”,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通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趣味运动会、走访贫困户等活动,增强了村民爱村、爱家、爱邻里的思想;“振精神”补齐活动室、卫生室、图书馆设施,并以“三会一课”为载体,深入开展村主题党日等活动,把组织活动转变为联系和服务村民的桥梁,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