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宁江区伯都乡仲仕村走笔
发布时间: 2014-06-02 04:08:00 来源:

  一条条平坦的乡路进村入户,一座座整洁的院落错落有致,一片片金灿灿的玉米晾晒整齐,一阵阵欢声笑语,在乡间回荡……走进伯都乡仲仕村,迎面碰到了七十多岁的赵大爷,“走水泥路,喝干净水,烧沼气灶,上卫生厕,如今我们也在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了。”赵大爷说:“日子这样有奔头,我们建设家乡劲头更足了。”

  特色产业富农家

  “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仲仕村党支部书记侯军经常说的一句话。提起仲仕村的150栋大棚,可是远近闻名。几年来,仲仕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人均纯收入突破千元,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我家有3栋大棚,纯利润有6万元,来年还想要多包两栋。”45岁的村民沈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两年来,仲仕村共建150栋大棚,每栋大棚的平均利润可达到1.5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村民提高收入。此外,还有13栋暖棚,不仅育苗,还培育了5栋香瓜。

  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一栋栋大棚的高收益,激发了沉淀在农民心里的创业热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来了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更带来了整体效益的明显提升,“一点红”豆角、“荷兰518”、“以色列998”柿子等一批蔬菜瓜果远销上海、杭州、长沙、武汉等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棚膜瓜菜效益明显提升,不仅使村民产生了浓厚的发展兴趣,也引来周边乡镇村屯农户的广泛关注,成为仲仕村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环境综治扮家园

  “过去俺们村的脏乱差是出了名的,经常是‘纸袋漫天飞舞,蚊蝇四处乱窜’,现在你看,房前屋后有多干净。”村民贾秀英满脸喜庆。

  为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彻底清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仲仕村的村干部以身作则。在清理过程中,不少村民认为柴草堆放整齐就行了,干嘛非得堆在自家院里。对此,村干部不但上门耐心讲解只有“大家”干净才有“小家”美观的道理,还亲自帮其把柴草搬放到院子里。村干部倾力搞卫生的热情影响和带动了村民。

  柴堆整齐了,环境整洁了,火灾隐患消除了。为提高全村的综合治理水平,侯军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了20余万元资金,在全村主要路口都安装了摄像头,监控器大屏幕安装在村部,村上每天都安排人员值班,确保了百姓的生产生活安全。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装扮”家园的积极性,使全村环境卫生发生了明显变化。

  “刚开始有些村民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并不积极,但村干部的决心鼓起了村民的信心。人心齐,泰山移。不到半个月,村里的‘垃圾山’就彻底‘搬家’了,全村老少都拍手叫好呢。”贾大姐笑着说。

  和谐发展倡新风

  农民富了,教育、医疗有保障了,倡导乡风文明,和谐发展,在仲仕村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村通过总结典型,让身边的事来教育身边的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农民破除陋俗,树立文明生活观念。在村支部清洁整齐的院内,墙上挂着村规民约、卫生公约、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村民自治章程和文化宣传图画。仲仕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村民自发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健美操队和太极拳队。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和拔河、扑克、象棋、篮球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村民孟显荣说:“以前,我们除了看电视、串门聊天儿、打打麻将外,就没有其它娱乐方式了。现在不同了,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休闲娱乐了。” 

  (顾 瑶)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