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辉南县庆阳镇,眼前一亮,昔日的小山村变了大模样:道路宽阔、路灯高擎、街面整洁、孩童嬉戏,家家户户瓦房上的红瓷瓦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惹眼……
“今年冬天,屋子里格外暖和,我们整个村子都做了暖房子,换了新瓦,政府还给我们修路、建广场、栽树种花……我们自己没掏一分钱,就都享受到了,这都是新农村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啊。”庆阳镇长碾沟村村民李国新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2013年以来,庆阳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抓基础设施建设,兴支柱产业发展,整治村容村貌,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该镇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以道路、住房、饮用水和保生产等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3000万元,新建水泥路23.8公里,整修机耕路46公里,修建涵桥84座、过户桥16座,农民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投资2600万元,按照“防盗门、塑钢窗、红瓷瓦、白涂料、保温苯板”五统一原则改造农村危房2000户,水毁土房新建203户,实现了“两年消灭泥草危房”,农民居住条件显著变化;投资400万元,完成了7个自然屯的饮水建设,保证了农民的饮水安全;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大湾沟、太平、西顺堡3座小Ⅱ型水库、庆阳河堤、大兴、吊鹿沟、上桦川4座塘坝和应急抢险等水利工程建设,保证了农牧业生产需要。
发展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该镇依靠科技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狠抓四大支柱产业。一是玉米制种产业。吊鹿沟村玉米制种远近闻名,种植面积达3500亩,制种亩产700-800斤,每亩可为农民增加收入3000-5000元;二是黄烟产业。黄烟种植是西顺堡村的特色产业,目前已注册了“西顺晒”品牌,这里具有东北特色的“关东烟”远销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种植品种以“大白花、小白花”为主,每亩可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元;三是果品产业。太平村的苹果梨质量优、口感脆,远销各地,每亩均收入4000多元,目前已建成太平果树基地300亩,以永庆村、太和村和向荣村为主的甜瓜专业村,种植甜瓜3200亩,为农民增收增添了后劲;四是野山参中药材产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在冰雾山区大力发展野山参种植,建成野山参中药材基地1650亩,挖掘人参药食同源作用,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整治庭院环境,改善村容村貌。该镇认真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程,推动国家级生态镇建设。投资1355.53万元,新建围墙2899延长米、新建边沟2.3万延长米、修建供排水渠道2.5万延长米;投资150万元进行绿化,使连村路、连屯路等可视路段形成乔、灌、花相结合的特点,树种实行一村一靓点、一街一品种搭配选植,栽种树木30万棵,观赏花300万株,实现绿化美化全覆盖;投资1564万元,建设了水源保护房15间,堆肥场15个、垃圾分类间15个、垃圾池103个,购置了垃圾车72台,垃圾箱302个,成立了庆阳镇卫生清理队伍,实现了村村有垃圾处理站,有卫生保洁人员,极大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和清理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整体环境。 (曹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