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前,丰满区旺起镇两佳子村集体可谓一穷二白,村集体不光没有收入,还有外债近200万元。
到2013年底,两佳子村还了100多万元的外债,拥有了集体经营的果园、油坊、酒坊,年收入3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2000元。
短短两年时间,这个距离市区40多公里、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小山村就成了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农”字当头选项目
为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佳子村明确了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打造“村企联建”的发展模式。两佳子村地处松花湖畔的山区,作为水源地,不允许上带污染的工业项目,要想发展集体经济只能在农业产业上想办法。
位于丰满区小白山乡的虹翔小白山酒业是一个专门生产红酒的企业,曾多次到旺起镇考察,希望在旺起镇建立种植基地。两佳子村干部积极与企业沟通联系,商谈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事宜,2012年底,企业最终将种植基地落户在了两佳子村。两佳子村在这个项目上每年就能收入10万元。
两佳子村辖区内有一个吉林市佳信养殖基地,在与企业沟通时,村干部了解到企业有创办果园的意愿,抓住这个机会,两佳子村萌生了“村企联合”创办果园的想法。经过协商,企业以出资购买树苗和雇佣人工入股,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村企双方联合在两佳子村10公顷的山地种植了15万棵苹果树,今年村集体预计可分红5万元。
通过村企联建的发展模式,两佳子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零的突破。
小投入带来大收益
两佳子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中体会到,村企联建可以推动两佳子村集体经济发展,但是村里必须有自主的产业和项目,这样才能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2013年初,两佳子村由村集体出资购买蔬菜种子,并与7户党员达成用工协议,租用他们的7000平方米园田地种植蔬菜,由村集体统一进行销售。这个不到1公顷的小蔬菜基地,2013年累计产出绿色蔬菜10万斤,村集体创收达10万元。发展绿色有机蔬菜让两佳子村尝到了甜头,今年该村将新建15栋温室大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两佳子村还投资不到10万元上了笨榨豆油、传统工艺酿酒两个项目。由于全是传统工艺生产,质量有保证,口感也好,去年年底开始生产后,油和酒都供不应求,小油坊和小酒坊当年就为该村创造收益近10万元。今年,两佳子村又着手开办了豆腐坊,他们还计划购买毛驴和磨盘,用传统方式生产有机玉米面粉。
两佳子村地处松花湖岸边,山美水美,发展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新兴休闲游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借2013年新建村部之机,两佳子村“顺手”建起了一个农家饭庄,晚上作为舞厅。在给村里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为村民创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今年,两佳子村进一步加大了旅游项目的潜力挖掘,将打通松花湖畔官山的旅游道路,把官山打造成为集游览、攀登、垂钓为一体的综合景点,把两佳子村建成都市居民生活的后花园。
发展后劲靠诚信
诚信经营是两佳子村各个小作坊站住脚的一大法宝。
去年油坊建成之后,正好赶上春节临近,油坊生产的豆油供不应求,顾客需要提前预订才能买到。有人给村里出主意,低价购买外地豆油装瓶销售,效益会更可观。这一“高明”的主意被村干部否定了,他们眼光放得长远——要做好长期的市场,就必须保证产品质量,萝卜快了不洗泥只能导致刚做起来的企业快速倒闭。
“不管是现在的酒、油,还是将来的豆腐、玉米面,我们都会把诚信经营当成最大的原则,宁可少挣钱,也要保信誉。只有这样,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才能有后续的发展空间。”两佳子村党支部书记张立新说。 (璩竹林 李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