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荫下,整洁平坦的水泥路穿越村庄、环绕田野;房前金黄新叶榆,庭后牛儿憨声叫;广阔的大地上,农民正忙着在自家的玉米地里锄草间苗……好一幅宜动宜静的田园美景。
在四梨大街沿线6.5公里处,一幅美丽乡村画面映入眼帘,路边的椭圆形石头上刻着四个大字:西八大村。
铁西区平西乡西八大村以村屯整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上级财政列支一点、乡村统筹安排一点、农户自筹一点、外界支持一点”的办法,实施水泥路建设、庭院经济、村屯绿化、危房改造、建造居家养老大院等项目,村容村貌发生了质的变化,把2000多米的村路建设成“景观长廊”。
几位妇女坐在自家门前的树荫下愉快地拉着家常,时不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把村前、村后主干道铺成水泥路,修好排水沟。村上成立环境整治领导小组,重点整治门前‘三堆’以及房前屋后的卫生。”村民王玉金指着自家宽敞洁净的大院套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村民盼望已久的事。
王玉金家有9亩耕地,她的儿子、儿媳常年在梨树县城打工,年收入6万多元。据介绍,西八大村外出务工人员有450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300万元。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村委会除了鼓励农民“洗脚上岸”进城务工,发展劳务经济外,还鼓励发展养殖业和运输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1社村民范亮,有3辆大货车,通过在四平运输钢铁年收入50多万元。村屯整治期间,范亮等13户运输业主自愿参与劳动,拉沙子、运水泥,义务献工建设美丽家园。
今年春耕之际,村会计当着全村群众的面,公示了国家惠农政策中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的金额:西八大一组牛亚东,面积13.05亩,粮补1506.36元;西八大二组黄福臣,面积10.44亩,粮补1205.09元……
“农民种田,国家出钱,现在党的富民政策真是一年比一年实惠!”村民王忠学高兴地说:“粮食直补为种粮农民补足了底气,真正补到了农民的心坎儿上。你再看着今天幸福的庄稼院,再瞅瞅眼前古朴的仿古墙,心里就特别的舒坦哪。”
“抓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群众的期盼,也是组织的考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村党支部书记钱玉山一语中的。他深有感触地说,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群众主体意识,村级班子建设是核心,党员干部带头是关键,推行民主管理是保障。
一组数据证实,西八大村的“美丽新村”建设效果明显,进程如火如荼。
投资100多万元,修建精品线路2000延长米,连接邻近的任家村、团山子村;文化广场占地300平方米,新栽植榆树、松树、柏树5000多棵;危房改造面积370平方米,帮助项秀红、艾春光、郑宪臣和李德胜等4户村民解决30%建房款;建成居家养老大院150平方米,电视机、洗衣机、麻将机等一应俱全。
随着“西八大”这一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自觉加入到“美丽新村”改造提升攻坚行动中,齐心协力建设幸福家园,一幅浓墨重彩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现…… (唐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