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敦化市红石乡中成村朝鲜族民俗风情惹人醉
发布时间: 2014-11-03 07:17:00 来源:

  9月25日,记者从敦化市区出发,驱车5公里来到朝鲜族民俗风情浓郁的红石乡中成村。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融入朝鲜族民族元素,青瓦、白墙、矮栅栏以及歇山式房屋整齐划一。村部2处8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健身器械齐全,绿树红花映照下的瓦房折射出当地村民幸福富裕的生活。

  在9月刚竣工的占地350平方米的民俗旅游活动室内,朝鲜族餐饮制作必备的老式大铁锅和民俗餐具一应俱全。中成村党支部书记洪淳基告诉记者:“这里是民俗餐饮室,打糕、米肠、辣白菜等朝鲜族风味食品应有尽有,你看那边的朝鲜族大炕,是游客宿舍区,可以同时接待30人住宿,设计上以体现朝鲜族住宅特色为主,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游客来了就舍不得回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成村是敦化市唯一的朝鲜族民俗旅游村,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上百人。2013年,红石乡党委、政府看到中成村的旅游发展前景,倾力打造“魅力中成村”。如今中成村内主巷道全部实现硬覆盖。洪淳基告诉记者,村里正在扩延水泥路,争取让所有进入中成村的土道都变成水泥路。

  在沿村走访中,记者看到一片金灿灿的水稻田,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金贤实欣喜地说:“咱们村旅游资源搞得好,水稻更是突出,要是不提前订购,根本买不到!”据金贤实介绍,中成村之前一直种植普通水稻,由于近年来市场品种增多,市民对大米口感和营养价值的追求逐年提高。为此,洪淳基带领部分村民亲自到黑龙江等地寻找新品种,几年来,通过不断改良品种,以合作社为龙头,实施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推向市场后供不应求。

  优质水稻打开了销路,但村里人多地少,如何让村民真正摆脱贫困?中成村领导班子提出,依托自身典型朝鲜族村、具有劳务输出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走出去致富。为让村民走出家门,该村向各家各户积极宣传,帮忙协调所有手续,让村民真正做到无后顾之忧。如今,该村在外劳务人员达24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0%,年劳务经济收入近200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量的80%,多次被评为省级、州级文明村,村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邓新平)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