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行走在东辽县安石镇增产村,稻田泛黄、田野铺金,当地的农民在田地里忙着收割庄稼,远处的青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清晰,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走进该村3组村民徐庆忠家中,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大瓦房、造型美观的葡萄架和迎风挺立的李子树。“家里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自己看着也舒坦。”9月25日,记者见到徐庆忠时,他正拎着一把扫帚扫院子。今年48岁的徐庆忠一有空闲,就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维护院落环境已成为一种习惯。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卫生环境越来越好了,空气也十分清新,特别适合养老。”说起现在的生活,徐庆忠脸上挂满了笑容,热情地邀请记者到他家屋里品茶。
走进徐庆忠130余平方米的家中,从厨房到客厅干净、整洁,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屋后还有一小畦菜地,种着青葱和辣椒。而对于徐庆忠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今后再不用为出行发愁了。“现在镇主路提升成了柏油路,无论坐车还是骑车,都很平稳很舒服。”徐庆忠告诉记者,前些年,镇主路大都是水泥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泥泞难走,对附近村民的生活出行都有影响。尤其每到逢年过节从市里提着一堆年货准备回村时,寻思打个出租车方便,但因为路不好走,也就没人愿意去。
“现在到市里挺方便,大客车就在家附近,而且还有空调车,冬暖夏凉、坐着舒心、票价便宜,只要按点坐就有车。过去的小客车,噪音、异味、拥挤,坐一趟车下来头昏脑涨。”徐庆忠由衷地赞叹着如今便利的交通环境,“真不错,现在有‘辽源至东道’‘辽源至椅山’‘辽源至依云’的三条‘农客’线路经过自家门口,一般40来分钟就能到市里了,想看在市里工作的儿子,什么时候都能去了。”
秋风习习,阳光明媚。记者结束采访时,不远处一辆“农客”正满载着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村民,洒着欢歌笑语,奔驰在乡村的公路上……
(赵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