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图县始终将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性、基础性工作予以重点摆布,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突出重点、连片打造、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实现了向美丽宜居的转变。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端推动,夯实建设基础
自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安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新农村建设确定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图县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安图县美丽乡村实施意见》、《农村环境提升工作三年规划》等。近年来,安图县共整合涉农资金20亿元,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目前安图县行政村通村硬化率已达到100%,动力电进屯和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基本实现了文化广场、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村部、村卫生室全覆盖,同时配备了培训室、放映室、图书室、舞台、音响、健身器材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品质,夯实了新农村建设基础。
二、强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安图县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万名村干部培训、农业科技培训等工程,进行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创业致富能力,已形成具有特色的种养殖示范基地46个、家庭农场总量达到706家,合作社总量达到779家,经营耕地面积19424公顷,棚膜发展到171公顷,基本覆盖人参、水稻、蔬菜、蓝莓、苏子、黑果等主导特色农产品。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76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17305公顷,其中大田无公害常规作物种植面积15790公顷,其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515公顷。全县州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9家。创新“特色乡村+旅游+原生态农副产品+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加快旅游和农业的全面融合,目前已建设休闲农业旅游点101个,其中规模以上景点13个,特色村寨2个,农家乐、山庄、渔村40余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仅2017年就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占全县旅游总人数的30%,乡村旅游总收入10.9亿元,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27%,从业人员12000人,促进了农民增收与就业。
三、强化生态保护,巩固宜居环境,提升农民幸福感
安图县定期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督查和宣传工作,完善工作措施,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形成了村屯环境卫生时时有人抓的良好局面,保证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借“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等活动载体,开展“除陋习,倡文明”、“五净五美”和“美丽一条街”活动。共举办家庭文明教育120次,保健知识、环保知识讲座各15次,参加活动志愿者达到2万余人次。涌现出了石门镇茶条村、亮兵镇大西村、明月镇岛兴村、新合乡青沟子村为亮点的一批“美丽庭院”典型和“美丽一条街”。全县180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四清、四改、两化”标准,已建设新农村示范村54个,打造省级重点村28个及 2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国家级最美休闲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7个,州级标兵村90个、州级“魅力乡村”7个、州级标兵村90个,打造美丽庭院6833户、干净人家7721户。
四、强化规范制定,加强宣传报道,提高农民新农村建设积极性
安图县大部分村屯已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在各村显要位置设置宣传展板、墙体彩绘、宣传画廊等多种形式向村民普及展示。通过在电视台、报纸上开辟新农村专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并通过村内广播、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制作板报等形式做到了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同时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杯摄影大赛、农民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