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永吉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
发布时间: 2019-07-15 01:07:00 来源:

  永吉县地处吉林省中东部,下辖9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40个行政村、829个自然屯,乡村户数6.93万户,乡村人口30万。近年来,永吉县委、县政府站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大力修复水毁工程,着力补齐短板,突破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制约瓶颈,加速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进程。

  一、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抓住工作重点

  永吉,寓意永远吉祥。然而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坎坷不平。一是自然灾害对农村基础设施破坏严重。2010年、2017年遭受三次特大洪灾,冲毁河道380公里、桥梁76座、涵洞320个,损毁农村公路200公里,倒塌房屋7403户,全县85%的人口受灾,,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居住环境遭受巨大破坏,恢复重建成为永吉县难中之难。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大。永吉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到2017年,全县还有450公里土路、200公里破损路没有修复,良好的硬化路面仅占40%,尚有危倒房和泥草房7915户,近30%行政村的生活生产垃圾尚未有效集中处理,90%以上的行政村没有完成厕所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成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焦点问题,成为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制约因素,也成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障碍。痛定思痛,永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切实把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作为当前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采取恢复重建和环境提升两步变成一步走的方式,全面打响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第一场“硬仗”和“翻身仗”。通过包装工程项目,集中整合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发挥出了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投入资金8.3亿元,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二、以惠民为目标,补短板,建设基础设施

  为了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扎实高效向前推进,我们及时启动了“生态永吉”总体建设规划,明确路、桥、沟、渠、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和升级改造。一是实施修复改造工程。修复农村路网功能,共新修建农村公路251公里、桥涵125座,绿化公路400公里,所有受灾村屯道路全部修复。修缮农田水利设施,完成星星哨等3个灌区、24座水库、290处中小河流水毁修复工程,全县40条河流全部得到有效治理,河流水生态实现全面改善。修建农房危房,改造农村危房227户、重建修缮房屋7400户,改建农村厕所8800户。二是实施样板升级工程。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重点打造“两镇”“三线”,带动全县整体提升。实施万昌镇、北大湖镇镇区提升工程,完成供热管网和雨污管线改造、“三线”下地等工程,美化亮化楼体立面,规范临街牌匾和交通交易秩序,镇区旧貌换新颜。打造202国道、302国道、205省道等三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整修了围墙、栅栏24.8公里,清理垃圾1.5万吨、柴草垛和违建1780处、沟塘450余公里。三是实施垃圾处理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由专业环保公司实施公司化运营,建设垃圾中转站4个,配套环保桶1万余个、转运车150台、保洁员400人,保证垃圾不落地,实现日产日清。四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为防止清理出来的柴草垛、垃圾堆“清后再来”,我们在原地栽种上了花草树林,“村屯小树林”达到220片。推进果树进院7万棵,清收还林2605公顷,补植重造林4848公顷,森林覆盖率比2017年提高2.43个百分点。

  三、以长效为保障,强机制,持续巩固成果

  基础设施运行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我们在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机制上下足了功夫。一是在统筹推进上,建立完善“三长联合”机制。落实河长制、路长制和村庄基础设施维护管理行动相关要求,把河长、路长、清洁指挥长责任紧密关联,一体统筹,一体推进。针对永吉县防洪的实际情况,突出“河长制”责任落实,整治全县河流险工险段310处、河道500余公里,清淤241万立方米。在全县3个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辐射10个乡镇(区),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实施“路田分离”,修建边沟、植树台和路肩,打造“四好农村路”178公里。二是在设施清洁上,建立完善“三包三责”机制。明确农户包门前卫生、栽花、除草;负责分段路面清扫、路肩维护、路两侧绿化美化的“三包三责”机制,对村屯公共地带,实施网格化管理,教育农户自觉遵守文明卫生公约,培养村民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三是在村规民约上,建立“一引一约”机制。村干部、党员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出工出劳,主动参与维护基础设施。完成村规民约,教育农户自觉遵守讲卫生、讲文明、讲公德、促和谐的“三讲一促”理念,自觉养成爱护基础设施、维护基础设施、管理基础设施的良好生活习惯。像万昌镇新房子村,支部书记王庆波每月都要组织农民出工出劳2次;花家村把村规民约编成歌曲传唱,被多家媒体转载。四是在督导检查上,建立强有力约束机制。县里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联合暗访组,深入村屯全面排查梳理。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中梳理出的问题,下达整改督办单,实行销号管理。设立曝光台,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对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村屯在全县曝光,被曝光的村屯按照比例扣除奖补资金,曝光3次以上的取消一切评优资格。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