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棵绿树分立道路两旁,一座座民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央,一方方池塘内鱼儿游得正欢畅……行走在珲春市密江乡下洼子村,一路风景如诗如画、沁人心脾。
下洼子村位于珲春市东北部,距市区35公里,行政区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公顷,实际常住人口26户55人,贫困人口12户25人。2016年,下洼子村依托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投资378万元建成冷水鱼养殖基地,并于当年末运营投产,饲养繁育花羔红点鲑(俗称花丽羔子)、马苏大马哈(俗称板撑子)、金鳟等高档冷水鱼。村民从原来的靠天吃饭转变为集体分红,目前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冷水鱼养殖让村民尝到了产业富民的甜头,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民谋划产业项目的思路越发清晰。“自然风光秀美、冷水鱼能吃能观赏,发展乡村旅游一定大有可为。”思路决定出路,下洼子村立足长远延伸发展链条,建起了乡村游景点、盖起了民宿和移动式帐篷,通过建立微信和网络平台营销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推广,逐步形成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有了、游客多了,农产品供不应求、村民脱贫致富的路更宽了。一池冷水鱼,带来了一连串连锁效应。如今的下洼子村处处都是欢声笑语,时时都有“好事”发生,家家户户每天都有收入。
下洼子村结合实际,还发展了庭院种植产业,贫困村民房前屋后的“方寸土地”都成为脱贫致富的“第二战场”,茄子、土豆、甜玉米等有机绿色农产品不断被送往市民的餐桌上。“我每天都去冷水鱼基地打工,闲暇时在自家小院里种点蔬菜,发展庭院经济,一年能收入5万多元,已经退出贫困户行列了。”下洼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郭成全自豪地说。
“随着医疗、住房等政策不断落实落地,冷水鱼养殖、庭院种植等项目先后落地,村民们切身体会到了发展成果和脱贫攻坚带来的惠民红利。未来,只脱贫还远远不够,奔小康才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下洼子村第一书记李君说,如今,村民的“心思”越来越活络,开始自主谋划产业,努力奔富。为塑造良好乡风、助力乡村振兴,下洼子村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村内民风更加淳朴,一幅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在大山深处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