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的脱贫之路
发布时间: 2018-07-24 01:52:00 来源:

  宝山村位于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区交汇处,东辽河北岸,与国家4A级景区一马树森林公园毗邻。全村总面积10.36平方公里,居民260户、1069口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32名。2015年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2017年,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全村实现硬面化道路户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院墙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被评为吉林省“十佳旅游乡村”。

  抓实党建基础

  促进乡村发展

  几年前,宝山村各项工作处于“谷底”:村党组织书记患有严重的尿毒症,不能胜任村里工作,村“两委”班子成员关系紧张,村集体欠账达到170.1万元。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不信任,对党员干部不买账,酗酒赌博、打仗斗殴、封建迷信常见,群众积怨深,上访、集体访严重。

  2013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经过全村千余口人无记名投票,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刘国柱高票当选村主任。2014年底,经王奔镇党委考察,任命刘国柱为宝山村党总支书记。2015年5月,经双辽市委组织部选派,组织科干部申显龙担任宝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帮助村“两委”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

  为了改变宝山村软弱涣散和贫穷落后的面貌,村“两委”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抓管理、抓服务、抓发展,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活动有载体、党员干部有发展、无职党员有事做、农民群众有幸福感。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形象重新树立起来。

  依托党建引领

  建设美丽乡村

  为了彻底改变宝山村脏乱差的局面,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并请专业人员进村勘察,制定了四个规划——《宝山村2015—2020年远景规划》《宝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宝山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宝山村精准扶贫工作规划》。把宝山村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建设生态环保旅游新村。几年下来,通村水泥路从无到有;生态休闲广场应运而生;凉亭、长廊、文化墙、太阳能路灯一大批民生设施落地;绿化、美化面积不断扩大,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宝山村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村屯环境实现了大变样儿,农民群众心气儿顺了,对村级组织的信任程度越来越高。

  通过党员带动

  形成文明乡风

  在村屯管理上,村“两委”采取了“五招”治村。一是定,制定村规民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用制度管村、管人、管事;二是带,村“两委”班子率先垂范,给群众打样儿;三是比,比致富、比干净、比文明;四是劝,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族长、老荣军的作用,组成宝山村“五老”监管小组,对村里的环境卫生、乡风文明等进行监管;五是明,村级管理每件事都在公开栏内公示公开。

  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将“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宣传到位,并与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评选,家风家训征集比赛,晒家风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人人关心,户户参与,以“星”为荣,争“星”进位的良好氛围。建立“爱心超市”,充分整合社会帮扶资源,创新帮扶脱贫载体。重点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保障兜底户、残疾人、在校特困生和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村民。

  发挥聚合作用

  产业脱贫致富

  为了让大家富起来,村“两委”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坚持走“抱团”发展的道路,创办了天来种养殖合作社,全村入社农户213户,村里入股10万元,通过种子、化肥的统购统销,直接从厂家进货,每公顷为农民群众节省开支600元,且年为村集体带来9.2万元收益;成立施工队,组织农村劳动力农闲修路、砌院墙、打水泥板等,参与34人,每人每年平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剩3万元。

  集体富了,村干部说话农民群众才愿意听、才信。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积极建设牧业园区,3名党员带领9户贫困农民进驻园区养牛、养羊、养猪,户均年创收20000元;建设花生种植示范区,号召农民种植花生270公顷,公顷产量达到8000斤;建设花生脱壳厂、笨榨植物油厂、花卉苗木基地,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链条,年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实现了软弱涣散村到党建强村的美丽转身。

  2017年,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摘帽。2016至2017年,宝山村被四平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总支书记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党组织书记。  (史铁臣 朱海涛)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