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们村通过组建环保小卫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们村建起老年协会,改善村容村貌。”8月1日,汪清县罗子沟镇金星村驻村“第一书记”平洪论忙完手头工作,抽空给担任罗子沟镇新屯子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哥哥平洪磊打电话,交流各自在扶贫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扶贫一线上,兄弟俩同心同德、默默奉献,并不时在思路上碰撞出火花。认识他们的人这样调侃:老平家一家真是和脱贫攻坚结上缘了。
2016年,哥哥平洪磊被选派到新屯子村担任“第一书记”。踏上脱贫攻坚战场,平洪磊深知驻村工作责任重大,为尽早熟悉工作,他起早贪黑,走村串户,细致了解村民家庭情况、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山村的夜晚格外宁静,聊驻村发生的趣事,成为兄弟俩夜谈的话题。
2017年9月6日,平洪论前往金星村任职“第一书记”。 通过之前与哥哥长时间沟通,平洪论到金星村时内心从容了许多。“农村工作不好干,要沉得住心,踏踏实实干,这样才对得起村民的期望和组织的托付。”此后,平洪磊常把自己累积的经验传授给后驻村的弟弟。
兄弟二人齐上阵,相互交流信息,共同取长补短,铆足干劲比着干,“脱贫攻坚”成了这兄弟俩谈得最多的话题。平洪磊所在的新屯子村是重点贫困村中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由于村里的青年人大都外出打工,劳动力骤减,土地利用率大幅降低,村里的增收产业地栽木耳也因治菌技术落后而发展缓慢。产业扶贫是推动造血式扶贫的重中之重,平洪磊积极奔走,协调帮扶单位,聘请木耳技术能手,并谋划建设了总投资100万元的14栋标准化菌包培养室,并全部承包给村民,既解决了治菌技术问题,又为村集体增加了6万多元的收入。
当平洪论了解到哥哥推进地栽木耳项目后,也一直注意着项目的进展,平洪磊毫无保留地把项目推进经验与他共享。哥哥在产业扶贫方面的经验做法,成为平洪论扶贫工作的借鉴与启示。考虑到金星村与新屯子村同样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等现象,平洪论因地制宜,通过协调驻村单位,建设了菌包厂,并在村集体土地培育树苗,建设了景观树种植基地。炎炎夏日,金星村山上一排排绿得发亮的景观树苗,让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也一同枝繁叶茂起来。目前,1500余株树苗已全部完成种植,预计2019年实现收益。
除在产业发展上互相学习,哥俩在工作方法上也有着深刻共振。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平洪磊组织村里中小学生成立了一支20余人的环保小卫士工作队,监督乱扔垃圾行为,并协调帮扶单位修建休闲长廊、栅栏等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平洪论“异曲同工”——协调村两委组建老年协会,定期对村道进行清扫,并协调帮扶单位新建休闲广场、种植绿化树木,全村环境卫生大为改观。
在“兄弟书记”的互相学习切磋中,新屯子村和金星村共同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刘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