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玉米,颗粒饱满的花生堆满了庭院,丰收的喜悦挂在王健久违的脸上。因为一场车祸,2016年王健被确定为双辽市王奔镇仕家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今早摆脱贫困,王奔镇党委、政府通过典型引路,组织贫困群众学习身边的勤劳脱贫典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听了致富典型的现身说法,让我震动很大。我要学习王健那种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主动出击的姿态和不服输的勇气。和王健相比我的身体比他强,今后一定要勤劳肯干,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王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潘景云激动地说。三年时间,王健从整日躺在床上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到甩掉了双拐、站立起来,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党对困难群众的政策这么好,没有理由自暴自弃,自己虽然干不了重体力活,但可以在家门口养些家畜家禽,搞点儿庭院经济,生活就会好起来。”王健决心直面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让全家走向富裕之路。几年间,王健靠着自己的努力,摘掉了“贫困帽子”,还清了外债。“只要有双手,就要把生产、生活搞好,感谢党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干部的帮扶。”
2018年,王健自繁自养基础母猪,卖了3窝仔猪共22头就收入5000多元;房前屋后种植的土豆、甜菜、黏玉米长势喜人,土豆下茬种白菜、萝卜等秋菜,一年收入达4000元; 100只土鸡下蛋收入2000多元。夫妻二人还承包了2公顷土地,加上1.8公顷的责任田,3.8公顷土地种植的“大白沙”花生和“德美1号”玉米,2018年收入达6万多元。今年,虽然旱情较重,王健和妻子起早贪黑浇了四遍水,庄稼长势良好。
据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王奔镇积极开展脱贫致富先进典型评比,选树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典型经验交流,谈变化、讲体会,通过鼓励脱贫先进、鞭策贫困后进,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显著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得到充分激发。现在,贫困户的思想转变了,“等、靠、要”及“应得”思想的藩篱正逐渐消除,感恩奋进的脱贫攻坚格局已经形成,涌现出王健、杨勇、阮振伟等一批依靠勤劳自主脱贫的典型,正在影响和激励全镇1811名贫困群众尽快走出生活的困境。 (朱殿颖 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