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丰满区前二道乡铁西村贫困户张金华家,添加了崭新的彩电、冰箱、电饭煲、洗衣机等“四大件”。通过养殖生猪实现脱贫梦的张金华,刚刚获得丰满区贫困户脱贫典型的“勤劳奋进奖”,这些家电就是丰满区对她的奖励。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丰满区委、区政府突出产业项目带动,启动实施了光伏发电、中草药种植等一系列脱贫项目。2018年全区51户106人实现脱贫,省级贫困村铁西村摘帽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脱贫路上,丰满区的贫困群众树立脱贫志向、增强脱贫技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迎接困难和挑战,涌现出了一批孝老爱亲、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
扶贫先要扶志。为了表彰在贫困面前不畏惧、不屈服,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的困难群众,丰满区组织评选了贫困户自强自立奖、孝老爱亲奖以及勤劳奋进奖,包括87岁依然不向贫困低头、努力增收的辛公桥老人;年近半百、孝老敬亲的贫困户薛庆利;靠自己双手努力脱贫的张宏等12户脱贫典型户获奖。获奖贫困户每户获得价值近6000元家用电器的重奖。
通过对脱贫路上先进典型的表彰,丰满区努力营造了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浓厚氛围,集聚了脱贫路上的精神力量。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丰满区将营造出关心贫困群众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帮助贫困群众的强大合力,助力全区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2018年,丰满区完成贫困村铁西村的摘帽出列,巩固了省级贫困村四方村的脱贫成果,同时在2017年全区95户未脱贫户中,又有51户106人实现脱贫,全区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交出了一份令社会各界满意的答卷。
组织引领 企业携手扶贫
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责任。2018年,丰满区委、区政府坚决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以领导的示范带动抓落实,在重点时段共召开5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对重点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该区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下发任务清单,把脱贫攻坚的责任落得更准。该区还以区级领导督导为主要抓手,开展了两次区级领导督导检查扶贫工作,所有区级领导到乡、入村、进户、访企,带动全区各级干部推进扶贫工作。区扶贫办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并下发《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督办通知单》,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多措并举,保证了该区扶贫工作精力不散、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
突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省级贫困村退出。省级贫困村旺起镇四方村实现脱贫出列之后,包保部门和旺起镇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防返贫措施,由驻村第一书记牵头组织创建了“贫困户产销联盟微信群”,帮助宣传推销,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他们还投入资金71万元,扩大原有生猪养殖、食用菌种植项目以及提升村屯整体环境。
为尽快“摘帽出列”,铁西村推进了三项脱贫项目:投资100万元新上光伏项目,村集体每年可增收6万元;推进“携手扶贫”项目,与庆丰乐合作社携手开展车厘子种植,共投入资金12.6万元,村集体每年可增收2万元;持续跟进已有项目,振宏科技继续承包木耳基地,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沟里养殖合作社继续合作经营水库,村集体每年收益4万元。2018年铁西村各项收入近30万元。
丰满区在巩固庆丰乐、沃亚、利邦等产业携手脱贫产业项目的基础上,突出利益联结、互利共赢的原则,又推进了携手扶贫项目:小白山乡段吉村与怡心水果种植有限公司携手种植钙果,第一年为村集体分红1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分红2万元,合作5年;江南乡二道沟村与国安药业携手种植中草药,国安药业高于市场价回收。通过产业扶贫,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一户一策 强化政策帮扶
细化“一户一策”,精准实施帮扶措施。为了突出精准,丰满区按照“五位一体”和“七个明确”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落实“一户一策”,带领并指导乡村干部和包保干部一户一户地走,一人一人地落,一个事一个事地拍板,逐户逐人都确定了脱贫路线图和时间表,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有的重点贫困户区领导多次走访。去年8月,为检验“一户一策”成效,丰满区聘请北华大学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对全区49个村进行了抽样式调查走访,评估结果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通报。
加强教育、医疗保障,稳步开展行业扶贫。
在教育扶贫方面,丰满区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对接吉林市恒正达律师事务所在江南乡中心校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恒正达已经连续三年支持该区的扶贫工作,累计投入资金46.8万元,资助229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子女。
在健康扶贫方面,丰满区组织卫生、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丰满区健康扶贫大病兜底保障“一事一议”实施办法》,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经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等各项补偿报销后,在政策范围内的自付医疗费用,由扶贫专项“一事一议”保障资金,按照90%比例给予补偿报销,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基层干部 做好脱贫领路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作为贫困户(村)实现脱贫奔小康的“主心骨”,丰满区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认真履责,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已然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要力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队伍。
温雷是吉林市公安局选派到旺起镇四方村的第一书记,在他的身上,总带着一本特殊的村民账。这本账是他驻村后,一户一户走访,一项一项记载的。全村52户贫困户、119名贫困人口,每户家庭成员情况、土地情况、收入支出情况等被一一详细记录着,并且不断在动态变化着。带着这本账,温雷同市、区两级包保部门的扶贫干部,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逐日逐月推进项目和效益的落实。这本账,早已深深地刻在了温雷的心里。
丰满区江南乡政府干部赵天明2017年底被选派到前二道乡铁西村任第一书记。按照工作要求,第一书记要吃住在村里。赵天明原想在村里租一间小屋,可善良的村民心疼这个憨厚能干的小书记,不肯收房租,每个月只收取少许的伙食费。一次,他刚刚交完了伙食费,当得知贫困户李春住院钱不够时,把兜里剩下200多元钱全部给了他。
科技,是推进脱贫的加速器。农业专家董云刚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帮助旺起镇梨树村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之路。
旺起镇梨树村地处偏远山区,林多地少,村集体经济是空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董云刚接到到该村扶贫任务后,与村干部共同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他把脱贫方向定在了棚膜经济上。田间地头,他不顾风吹日晒采集水土样品;实验室里,他反反复复地分析数据。经过对多种蔬菜水果的对比研究,最终确定了大棚育苗和反季蔬菜水果种植。
几年来,丰满区委、区政府围绕精准扶贫凝心聚力,乡镇村屯立足精准施策奋力攻坚,行业部门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广大干部牢记使命勇挑重担。该区在广大农村广泛实施安全饮水、道路建设、危房改造、政策兜底和文化建设,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脱贫攻坚成果;多项政策制度的出台,12个帮扶项目的落地,2个省级贫困村的“摘帽”出列,见证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与变化;一批批扶贫干部的坚守与奉献,为建设幸福乡村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