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让产业扶贫成为梨树脱贫攻坚战役的排头兵
发布时间: 2019-06-09 12:38:00 来源:

  产业扶贫,是贫困户脱贫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梨树县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用足用活好政策、因地制宜上项目、精挑细选重服务,让产业扶贫成为梨树脱贫攻坚战役的排头兵。

  截至去年末,梨树县已脱贫人口9465人、31个贫困村整体“出列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4.5%降至2018年的0.55%,贫困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四个强化”

  精准发力推动“多元化”管理

  强化规划引领。结合全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项目方向,强化因乡因村因户施策,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创建扶贫产业园区,用以引导全县扶贫产业项目健康发展。

  强化项目储备。依托黑土地资源优势,加大产业扶贫“造血”功能,2016—2018年累计实施了扶贫产业项目70个,全力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特色产业园区。

  强化项目服务。积极指导项目单位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前期各项手续,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为扶贫产业项目的可行性提供科学论证。并对扶贫产业项目“一站式”办公,确保扶贫产业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强化责任落实。建立了扶贫产业项目监督领导小组,从项目“谋划、建设、投产、收益”四个环节进行全程督查监管,确保扶贫产业项目当年受益,贫困户分红及时到位。同时,加强扶贫项目的监管和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坚持“四种方式”

  规模带动推进“菜单式”扶贫

  打造“品牌”增效。素有“胡萝卜村”的高家窝堡村去年胡萝卜种植面积达1200亩,年产量1500万斤,实现产值1000万元,净利润600万元,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务工收入达10万元以上。今年以每公顷1万元的价格流转贫困户土地20公顷,增加了贫困户转移性收入。

  创新“两茬”增收。泉眼岭乡打破传统种植观念,提高种植效益,通途专业农民合作社自筹资金100万元,前期种植马铃薯1000余亩,亩产值利润近4000元,后期种植薤白,亩产值利润3500元,“两茬”种植的效益比常规种植玉米高出10倍以上。

  推广“特色”带动。北夏家村聚丰种植农民合作社流转贫困户土地近300余亩;并鼓励贫困户带地入社增加年底分红,同时吸纳周边贫困劳动力务工增收,为加快产业种植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倡导“消费”拉动。今年5月1日,梨树县“消费扶贫”蔡家行再次掀起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热潮。当天接待游客2300多人,网易吉林直播平台浏览量达31万次,现场农产品和餐饮消费额超过2.2万元,签订“庭院经济”订单累计90多万元。

  坚持“多元经济”

  配置资源实施“全覆盖”服务

  整县带动。紧扣县内支柱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嫁接扶贫工作力度,激发龙头企业“带贫”动力,实施了“扶贫+招商”模式。

  整乡撬动。依托脱贫奔康产业园区,结合乡村振兴,全力打造“一镇一特”的地域产业,实现农业逐渐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农村持续发展。

  整村拉动。积极探索光伏、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产业,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其中, 光伏收益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分红;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优先雇佣贫困户从事生产劳动,从而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促进贫困户早日脱贫。

  整户推动。全力推进投资少、见效快、接地气的“庭院经济”,既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种植观念和复杂的生产管理方式,又形成了很好的典型带动,实现了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就业创收。   (王仁海)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