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产业扶贫的“舒兰范本”
发布时间: 2019-10-28 10:19:00 来源:

  舒兰,吉林省东部一山区小县,不算富裕,个别地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贫困就像梦魇,挥之不去。如今,这里正发生着逆转贫困的翻天变化。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大多贫困村和贫困户就摘掉了戴了多年的“贫困帽子”。舒兰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68户9776人,省级贫困村24个,已累计出列贫困村20个,脱贫人口4681户885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1%。

  不搞“一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舒兰市精准扶贫贯彻的重点。舒兰以精准对接、一户一策作为精准扶贫的工作发力点。为此,村里组织村干部进屯入户进行精准识别,摸清每户基本情况,弄清贫困原因,并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和脱贫方案。

  一村一品,一户一项目,舒兰各屯风物不一,将各地传统优势产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形成“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岗位到人”的局面,屯屯有良策,人人有岗位,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扶贫为核心路径,光伏发电兜底、特色农业主导、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能人引领、线上线下开辟市场的产业扶贫模式。

  光伏发电给舒兰全市贫困户兜底。经常到舒兰市下乡的人会发现,田间地头的蓝色光伏板随处可见。这就是舒兰市的产业扶贫兜底项目光伏发电。为实现全覆盖稳定脱贫,舒兰市构建了“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成立了舒兰市普惠新能源公司,建设和投产了分布在舒兰市18个乡镇和街道94个行政村、总装机容量80兆瓦的村级光伏发电站116座,给舒兰市全部行政村集体分红每村每年5万元,给舒兰市全部贫困户分红每年每户3000元。目前,该项目已经给村集体分红两个年度共2100万元,给贫困户分红1个年度共1616.7万元。

  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舒兰市是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依托这一产业优势,舒兰市构建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给3户畜牧业龙头企业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58万元,建成了县级养殖扶贫项目9个;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模式,近两年内给舒兰市1764户贫困户分红171万元。

  产业能人引领贫困户增收。舒兰市将扶持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构建了“产业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筹集社会资金入股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乡级扶贫产业项目。天德乡用舒兰市财政和包保单位的扶贫资金,购买秸秆打包机及附属配套设施8台(套),投入到能人胡伟创办的舒兰市德丰生物质燃料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其发展秸秆收集和加工产业。合作社给全乡8个村207户贫困户分红户均1000元。

  线上线下营销为贫困户变现增收。依托舒兰大米品牌和长白山特产在市场上的口碑优势,舒兰市构建了“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开辟线上市场,扩大线下市场,加快实现扶贫产品销售变现。2017年,舒兰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订了“互联网+扶贫”示范县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在平安镇双河村创建了百公顷绿色水稻扶贫项目,成立了双禾水稻种植合作社,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的善品公社线上渠道,销售该合作社种植的大米,为37户贫困户每户增收2000元。2018年,舒兰市开展了驻村第一书记代言销售乡村特色产品活动,实现 45个代言产品总销售额465.68万元。

  舒兰市的精准扶贫只是我省扶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舒兰市的产业扶贫模式也给了其他县市的扶贫工作一个方向。“脱贫只是第一步,我相信,更好的日子在后头。”提到以后的目标,舒兰市委书记李鹏飞信心满满,他将和舒兰人民继续行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