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政策真的很好,老伴瘫痪在炕,自己腿脚不好也不能劳动,但收入还一年比一年多。”家住通化县果松镇东胜村的老人李秀芬在领到年底分红时高兴地说。李秀芬老两口已连续三年年底领到了扶贫分红。去年,老两口一家除了分红外再加上低保、粮补等各方面的补助,收入达到16817元,已实现了脱贫。这仅是东胜村在奔向小康路上的一个缩影。
东胜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408户1018人,其中贫困户16户26人。一直以来,村民们以传统农耕方式经营生活,年收入十分微薄。转折是从驻通96035部队的帮扶开始的,该部队经过实地调研,结合暖水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典型的东北农村特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大力发展暖水民宿旅游项目。
“听说暖水这里很有名,我们同学十几个人从通化市来。现在正逢秋收,在这里感受到了农村质朴的气氛。大锅饭也好吃!”游客周淑云坐在晓娟民宿的热炕上,对暖水屯赞不绝口。晓娟民宿的创建者王娟过去从事烧烤行业,生意一般,收入也不高。东胜村开展民宿项目后,在女儿孙海礁的鼓励下,王娟将自己的农户改造成了一家民宿。“最近两三年游客很多,特别是周末生意不错,家里日子比以前好了,房子、车子都买了。”王娟说到生活的变化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现在,暖水屯已有20多户村民发展民宿旅游,每年每户增收5万元以上。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东胜村,帮助贫困户致富的道路也不只有一条。今年61岁的李云志因儿子天生智障,生活不能自理,老伴又患病多年,需要长期用药,家里生活压力很大。几年前,他不幸车祸导致腰部受伤,不能再从事重活累活,这使得家中生活更是每况愈下。现如今,李云志将自己的17.26亩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土地流转,承包给专业公司进行人参种植。每年4月到10月期间,李云志还可以在种植基地打工,家庭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扶贫先扶志,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基础。东胜村五队的仲崇梅残疾多年,靠轮椅出行,她的老伴因脑溢血完全丧失劳动力。仲崇梅虽然因残因病致贫,但是她仍旧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除了村集体应有的分红外,仲崇梅在村里第一书记冯春雷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始经营老年人理发店。“家门口的牌子就是我给仲大姐挂上去的。大姐虽然行动不便,但自力更生,为老年人理发、纳鞋垫,大姐活得有志气。”冯春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