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喜看乡村换新颜——白山市纪委监察局帮扶包保贫困村记事
发布时间: 2014-10-29 10:23:00 来源:

  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响晴的日子,一大早,抚松县仙人桥镇河北村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晒起金灿灿的苞米,与簇新的红砖墙、天蓝色的大门相互辉映,煞是好看。村党支部书记樊守军憨厚地笑着说:“今年秋,对俺们村来说,可是迎来了大丰收、大变化。村里的路是新修的,各家各户的围墙基本都是新砌的,大门也换了新的。早些天儿来,还能看到路边种的花花草草,可好看啦。”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纪委书记王德胜以务实为着眼点,以为民为落脚点,深入到抚松县仙人桥镇河北村、江沿村进行帮扶包保,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民情分析、破解难题,解决了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河北村和江沿村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养殖为辅的典型山区村,2013年以前,不仅没有集体经济,而且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村集体办事难,发展难。

  2013年7月,王德胜来到河北村、江沿村,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入户访谈等形式,对村情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分析。结合这两个村的实际情况,王德胜与镇村干部共同谋划,确定了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帮贫解困的包保方案。河北村交通便利,地势平整,集体经济确定为发展棚膜种植业;江沿村有多年种植黄烟的历史,集体经济确定为发展黄烟加工业。

  在王德胜的沟通协调下,河北村申请到省民委兴边富民资金40万元,新建钢架大棚20栋、温室大棚1栋,共占地11亩。有了大棚种点啥?市纪委领导和村干部们坐在一起研究,大伙儿一碰,都觉得本地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大棚甜瓜种植产业,而且村子离温泉度假区近,甜瓜不愁卖。

  说干就干,目前,村里已经聘请了具有多年甜瓜种植经验的大青川村民于洪海为专职管理人员,靖宇县珠宝村经验丰富的农民和镇农科站人员为技术顾问,让村民学习种植甜瓜,明年开春儿就将甜瓜早早种上。村党支部书记樊守军满怀希望地说,“大棚栽培甜瓜比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上市,能卖个好价钱,仅这一项明年村集体至少增加收入4.6万元,还能带动20多户农民致富,是个好项目啊!”

  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对于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市纪委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帮扶落实在行动上。

  在实地调研中,王德胜看到河北村铁道北684米土路坑坑洼洼,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群众对此意见大。他与县镇两级干部多次研究立项中的问题和难题,与交通部门研究制定村路修建方案。在他的关心过问下,很快,河北村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们再也不打怵雨天出门了。村民高广仁笑呵呵地说,以前下雨天得穿靴子,一脚踩下去,拔出来满脚泥。现在这路平平整整的,雨靴子都收起来了。

  河北村处于旅游沿线,村容村貌的好坏不仅关系群众的人居环境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全镇的旅游环境。

  王德胜与镇村干部对河北村的人居环境进行整体谋划,并协调县农业局争取到44万元改善人居环境项目资金。利用这笔钱,对村前街470米围墙进行了罩面粉刷,新建主街围墙780米、新换铁质大门70个、修边沟1008延长米。市纪委帮着改善村容村貌,村民们心里高兴,主动配合施工。很快,河北村前街和中心街的围墙大门就建好了,整齐划一,美观大方。村民郭章龄高兴地说,“自从咱村修了路、建了围墙,换了新大门,大伙儿看着舒心,村里的人气儿也旺了,节假日往这边来玩儿的人比原来多不少,村前头的两家小饭店可火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市纪委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帮着江沿村协调申请到扶持资金10万元,建成200平方米黄烟烘干储存室,用于储存黄烟,不仅可以大大减少黄烟在晒干过程中损失,还能为村集体增加近3万元的经济收入。同时,协调临江林业局金山石场,出动钩机8天,为江沿村新修机耕路2800延长米,节省资金1.5万元。

  在市纪委领导的悉心帮扶下,河北、江沿两村旧貌换新颜,村容村貌干净整洁,集体经济活力迸发,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十足。樊守军说:“市纪委领导不仅帮着协调资金改善人居环境,还帮俺们想法儿致富,大家伙都觉得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儿。”

  (杨秀娟 曹泓)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