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州视察时强调要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厕所,来个“厕所革命”。那么,“厕所革命”之路在延边州到底有多远?日前,记者赴和龙、龙井、延吉等地,探访该州农村百姓厕所使用现状。
在龙井市三合镇三合村村民朴哲山家,记者看到他家的室内水冲式马桶厕所与城市居民使用的卫生厕所别无两样,但令人烦恼的是,一到冬季,这个厕所便成了“摆设”。朴哲山说,他家是去年花了1万多元将储藏间改成卫生间,由于靠房山,冬季气温低,卫生间的上水管和水箱里的水冻成冰,根本无法冲厕,冬季只能用旱厕。
在延边州农村,像朴哲山家这样改建室内卫生厕所的农户虽然不多,但也并不罕见。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安装室内水冲厕所的农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本弃之不用,有的甚至将已安装完的水冲厕所拆掉,继续使用室外旱厕。“室内水冲厕所虽然方便卫生,粪便能够直排屋后粪池,可屋中的气味实在难闻,特别是到了夏季,从管道返出的味儿让人受不了。”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村民池玉粉告诉记者,她家的室内厕只用了一年多就拆掉了。
由于部分农户认为厕所安置在生活起居的房屋内不卫生,只能在室外,因此延边州农村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数量较少。据统计,延边州共有66个乡镇、2443个村庄,农户达24.2万户。目前全州农村使用的厕所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传统露天敞开式旱厕,卫生条件较差;二是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建设的粪尿分离卫生旱厕;三是少部分农民自建的水冲式厕所。据州住建局统计,全州农户使用传统旱厕的有13.3万户,占55.1%;使用卫生旱厕的有8.2万户,占33.9%,使用水冲式厕所的有1.8万户,仅占7.3%。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卫生厕所在延边州农村如此不受农民“待见”?“非专业设计、非专业施工的水冲卫生厕所排污问题、气味问题以及冬季温度低造成的冲水问题,加上农民传统习惯,造成农民更‘青睐’室外旱厕。”在延边州调研考察期间,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一语道破。据了解,延边州许多村民自建水冲厕所缺少技术支持,很多污水管线的埋深和坡度不够,冬季冻裂和堵塞情况较多。有些建成的化粪池没有预留清掏孔,即便安装室内卫生厕所的村民也不敢频繁使用,怕化粪池填满后无法继续使用,基本都是夜间使用。赵晖指出,延边“厕所革命”应当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推进,不光要符合农民的意愿,解决房屋改造问题,还要考虑厕所水源、室内卫生厕所设施安装等,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技术方法的突破。
“卫生厕所改造,必须要有配套的污水处理办法。延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少,这为‘厕所革命’提出了新课题。”北控水务集团水务专家王建利指出,延边的卫生厕所改造在技术上要突破多个环节,要根据实地情况选择最适合当地村庄的改厕办法。比如,一些离城市较近的村庄,可以适当考虑建地下管网与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相连,与城市共用污水处理设备;具备地下排水管网且有条件集中提供上下水的村镇,可以考虑建污水处理厂;供水不足的村可采取建集中供水设施的办法进行供水,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或者多个技术含量较高的集中粪尿收集装置,并配备专业抽粪车定期清掏。此外,粪便资源化利用也是改革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延吉市小营镇河龙村,村民张凤英家的室内卫生厕所就用了17年。“我家冬季水箱不冻,屋里也没味儿。”原来,张凤英家的室内卫生间属“屋中屋”设计,四周不靠房山墙,加之房屋地势高,粪池离房屋有一段距离,每年定期清掏,17年来,张凤英一家充分享受着卫生厕所带来舒适便捷。有关专家指出,深埋深挖解决防冻问题,将现有的房屋室内改建或屋侧搭建保温砖混结构水冲式厕所都有可能作为未来延边厕所改革的方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延边州已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改厕工作,将采取政府引导与农户自愿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节水环保与粪便利用相结合、厕所改造与垃圾处理相结合等原则,积极筹集改厕资金,采取试点先行办法,解决农村厕所环保、防冻、节水、粪便综合利用四方面功能要求,争取利用5至10年时间将延边州全部中心村改造为水冲厕所,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优化乡村卫生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徐菲菲)